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上-7期
临床实习带教中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东方药膳》

临床实习带教中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范秀华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 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防范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医患纠纷是当前教学实习医院面临的新课题。影响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医患纠纷包括社会因素、医院因素、患者因素和实习生因素。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对实习生处理医患纠纷的教育,提高实习学生综合素质是防止医疗差错,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医患纠纷;对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经济意识不断加强,广大医护人员面临巨大压力,新形势下潜在许多的医患纠纷隐患[1]

1 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社会因素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对临床医师进行医疗活动中的资格、执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都有了比较详细的法律规定,而对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的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给医疗纠纷的发生留下了极大的隐患[2]

1.1.2 新闻媒体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了解不够,致使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社会舆论和宣传报道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是引起医患纠纷高发的一个主要诱因。

1.2 医方因素

1.2.1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大了医疗质量、医疗环境和服务态度上的改革,而政府对医疗费用的投入较少,对于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加剧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1.2.2 部分医务人员素养差,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少数医务人员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方式、语气,缺乏同情心;对患者的尊重和隐私保护不够;不执行规章制度和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病历资料记录不完善、不及时、不准确。

1.3 患方原因

1.3.1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提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允许患者复印病历资料以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一条相对畅通的途径。

1.3.2 有些患者对医疗的期望值过高,以为只要到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缺乏对疾病诊断、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正确认识;有时会导致失去最佳的治疗或抢救时机,事后又将责任推给医院。

1.3.3 部分患者看到医疗纠纷赔偿有利可图,以各种借口要求医院给予经济补偿。

1.4 实习生因素

1.4.1 实习生法律意识不强,对医疗中所面临的一些法律问题知之甚少,关于医疗纠纷方面的案例也不知晓,以至于不能防范潜在的医疗法律问题,不能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有的学生认为出了差错有带教老师承担,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因而说话做事不够严谨,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1.4.2 由于受传统医学教育的影响,在多数学生中存在着重医学专业知识,轻社会文化;重智力,轻人文的思想,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情商,没有完全适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缺乏全面的认识。

1.4.3 国内外权威统计资料表明:约70%的医患矛盾、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缺乏互相理解造成的。目前的临床教学中多重视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忽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医学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进入临床实习后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

2 对策

2.1 强化政府和社会责任

2.1.1 面对医药卫生法律法规与临床教学法律法规的脱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出详细的司法解释,使临床实习教学有法可依。

2.1.2 强化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正视生命现象的复杂性与医疗行为的风险性。新闻媒体在报道医患纠纷时要客观、公正、全面、真实,并加大力度对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的宣传和引导,使公众增强对医疗行为高风险的认识,从而使医患双方关系得以沟通和融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2 完善医院医疗管理体制教学实习医院应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强化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医务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时刻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医疗服务行为[3]。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拒收红包、回扣。健全医疗信息公示制度,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3 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在广大民众中宣传卫生知识,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的一个要素。患方必须能够证明自己受到医疗行为侵害的事实确实存在,必须证明自己接受了该医疗机构的某种检查或治疗。

2.4 提高实习学生综合素质

2.4.1 加强实习生对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特别是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实习生懂得学法、守法的重要性,增强其法律意识,提高工作责任心,明确自己的责任与身份,懂得如何尊重、保护病人,也懂得如何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必须更加强调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能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工作上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做一个品格高尚、医德良好、作风严谨的医生。

2.4.2 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实习生的文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学习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考虑到生物学方面的因素,也考虑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因素,使学生的医疗水平有较大提高。

2.4.3 注重实习生医患沟通的训练,强化爱伤意识,加强医学生医患纠纷防范教育。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间的信任,有助于化解矛盾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从而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宗晓斌,吕文果.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医疗纠纷隐患及预防措施[J].饮食保健,2016,3(14):214-215.

[2] 程鲁晋,陈霞,何慧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口腔修复学学习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13-14.

[3] 段立中,陈俊明,陶臣,等.影响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70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