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
临床意义
任 雨 刘 叶 刘思思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430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照探讨106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常规组(常规化护理)各53例。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可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关键词】慢性肾衰;血液透析;人性化护理
近些年来,慢性肾衰发病率随着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等病症增多而越来越高,临床对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通常以肾脏替代疗法的血液透析为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但部分报道认为,血液透析治疗后极易引起诸多并发症,进而影响到患者生存质量[1]。鉴于此,本文特此针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辅以了人性化护理配合,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观察对象为53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观察对象27例,女性观察对象26例,年龄39-77岁,平均(57.1±2.5)岁。常规组观察对象为53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观察对象29例,女性观察对象24例,年龄39-78岁,平均(57.2±2.6)岁。收治的时间为2018年01月--2019年01月,通过电脑随机法,予以分组探讨。两组临床资料P值>0.05,均衡一致,可分组探讨。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化护理,研究组除了常规化护理之外,还辅以了人性化护理措施,即(1)血透前。将血液透析治疗的大概过程、重要性、注意事项等等,详细告知于患者,让患者放松身心并保持稳定,以免心理情绪变化幅度过大而影响到患者血透治疗,以免意外。(2)血透中。穿刺静脉时,一定要注意穿刺部位、静脉的选择,尽量以管径粗大的静脉为主,做到一次性成功穿刺,避免多次穿刺;血液透析期间,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各项体征的变化,警惕低血压;水电解质若是出现紊乱,需暂停血液透析,及时予以氯化钠溶液输注。(3)血透后。正确压迫止血处理穿刺部位,若是患者凝血速度比较慢,压迫时间可适当延长一些;血透之后,叮嘱患者静躺平卧1h,然后再慢慢坐起、下床;清洁皮肤时,禁止用沐浴露、含碱的肥皂,以免患者皮肤瘙痒。
1.3 观察指标
(1)生存质量的评价参照SF-36量表,其内容涉及患者健康指数、一般情感指数、情感功能等,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2)自我护理能力的评价参照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满意度用本院自拟量表进行统计,分值越高越满意。(4)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为[n(%)],予以x2检验;计量资料为(x±s),予以t检验。P值<0.05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生存质量各项分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而且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生存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评分对比(x±s,分)
小组 |
生存质量 |
自我护理能力 |
满意度 |
||
健康指数 |
一般情感指数 |
情感功能 |
|||
研究组(53例) |
9.4±1.6 |
5.4±1.5 |
8.4±1.7 |
96.4±7.6 |
95.3±2.9 |
常规组(53例) |
7.2±1.8 |
8.2±1.4 |
3.6±1.1 |
88.9±4.5 |
89.7±4.3 |
x2 |
6.560 |
9.934 |
17.257 |
6.181 |
7.860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只有1.89%,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小组 |
病例 |
低血压 |
心律失常 |
感染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53 |
1(1.89%) |
0 |
0 |
1(1.89%) |
常规组 |
53 |
3(5.66%) |
4(7.55%) |
3(5.66%) |
10(18.87%) |
x2 |
- |
16.497 |
|||
P |
- |
<0.05 |
3 讨论
慢性肾衰的发生,是因为肾功能不断减弱直至肾功能彻底失去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病变,临床对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血液透析为主,以此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因为外界因素、患者心理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血透效果,更甚至还会导致患者严重感染、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健康[2,3]。基于此,合理科学的护理配合对慢性肾衰患者顺利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本次对照发现,研究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发生率1.89%明显低于常规组18.87%,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基于常规化护理之上而不断创新、完善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在患者血透之前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予以心理疏导,减轻其负面心理;血透中人性化密切观察、加强监测,预防了心律失常、低血压以及感染的发生;血透后正确按压穿刺部位,嘱咐其充分休息,以免不当操作而影响患者恢复,进而影响到后期治疗。
总而言之,针对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的配合,临床价值较高,对患者恢复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 易江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对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7):31-33.
[2] 易彦伶.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
[3] 马瑞玲. 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7):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