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上-7期
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东方药膳》

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刘 丹 李书敏 姜梦迪

新津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 成都 611430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SDS评分变化及满意度。结果:在SDS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且 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0.0%明显较高,且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消除患者抑郁症状,且可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术;抑郁症;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临床上发生子宫肌瘤的患者逐渐增多,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生活。作为临床妇科的常见疾病,子宫肌瘤主要治疗方法即为手术,但由于手术创伤的影响,就加之患者对疾病缺乏足够认知,因而其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抑郁、恐惧等,从而引发抑郁症[1]。针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对于改善其抑郁症状,提升其手术疗效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即对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做了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4-51岁,平均为(43.2±1.7)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6.4±2.1)个月。观察组为25-53岁,平均年龄为(44.2±2.8)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6.2±2.4)个月。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等。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具体为:(1)心理干预。即采取心理安慰、咨询、疏导等方式实施心理干预,指导和协助其对不平衡、不健康心理状态加以调整,以增强治疗信心,消除抑郁症状,提升其治疗主动性、积极性。(2)认知干预。将疾病及抑郁症发生的原因等全面、详细的介绍给患者,并告知其相关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提升其认知度。注意指导和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观念,并促使起正确认识抑郁症治疗中心理护理的作用,以提升其依从性。(3)家庭及社会支持。即在接受手术之后,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因此患者心理上会出现一些负性情绪。此时患者家属、亲友等需给予其适当的鼓励和安慰,护理人员需争取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以尽可能的确保心理护理有效实施,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SDS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变化及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资料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DS评分变化对比

在SDS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SDS评分变化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55.3±2.7

34.5±2.1

对照组

30

54.6±2.5

46.3±2.7

t

0.0325

4.2513

P

0.758

0.000

2.2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

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0.0%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例(%)]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1(3.33)

9(30.0)

20(66.67)

29(96.67%)

对照组

30

6(20.0)

10(33.33)

14(46.67)

24(80.0%)

x2

13.5474

0.0214

7.6521

13.5474

P

0.000

0.785

0.000

0.000

3 讨论

在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目前常用的方法即为手术。但在患者术后康复的过程中,多数会因心理问题而导致预后不佳。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由于其对健康知识缺乏了解,对自身疾病认知不足,因而多数术后会产生抑郁症状,从而影响术后康复。而通过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加以干预,即从心理、认知干预、家庭社会支持等对患者实施护理,不仅利于减轻和消除患者抑郁症状,还能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参与术后康复训练,从而达到改善其预后状况,促进其疾病康复的目的[2-3]。本文的研究中,在SDS评分上,两组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且 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67%较对照组80.0%明显较高,且P<0.05。因此可见,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消除患者抑郁症状,且可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付玉梅. 心理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5):236-237.

[2] 贾红亚. 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5):257-258.

[3] 韩莉. 子宫肌瘤术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1):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