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上-7期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护理干预措施
《东方药膳》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护理干预措施

邹 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

【摘 要】目的:探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使用导尿管且发生尿路感染的66例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用综合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对使用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对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并对由导尿管留置引起的尿路感染要足够重视。

【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原因分析;护理干预;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的常见感染之一,主要是因导尿的侵入性医疗操作引起的尿路感染。因尿管留置导致的尿路感染,不但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而且增加了医护时间,且增加了看病治疗成本。因此讨论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发生原因与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年来收治的66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了资料分析整理,提出了感染的主要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现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提取我科室泌尿外科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入院的接受导尿和留置导尿管治疗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共计66例。男性3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0.2岁,导尿管留置时间为3~7天的有46例,留置7天以上的有20例,所有患者在留置导尿管前都没有出现任何感染现象。

2 方法

对66例患者临床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产生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并对导致尿路感染的一些因素进行了预防和控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3 尿路感染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

3.1 尿路感染发生原因。第一,医护人员对导尿管会引起感染的意识不强,长时间留置。导管在插入和留置期间可能携带人体外部细菌,且导管是人体的异物。它会刺激尿道粘膜并造成损伤,从而减少尿道和膀胱中细菌的防御能力[1]。第二,选择了错误的导尿管。尿管的选择要因人而异,根据性别、年龄、疾病长短、卧床时间选择粗细和球囊合适的导尿管,否则会引发痉挛和粘膜损伤,造成疼痛和感染。第三,没有做到无菌、适当操作。护理人员在操作时没有全面的卫生消毒,女性插入阴道后重新插入尿道没有消毒,容易造成感染。有些病人精神紧张或尿道狭窄,被迫强行插入或动作粗鲁,造成粘膜损伤 [2]。 第四,在留置导管期间护理不及时。可重复使用的尿液收集容器每次使用后没有消毒处理,尿液收集袋中的尿液没有及时排空。尿道口被分泌物污染,患者在排便后只进行了简单的清洁。导尿后护理措施不当,尿道中的细菌很容易引起腔外途径感染或尿液收集系统,尿液收集袋和膀胱冲洗液的病原体,导致腔内逆行感染。第五,患者使用的预防性抗菌药物经常被滥用或频繁更换,在疾病记录过程中没有分析使用该药物原因和分析药物替代的原因。

3.2 护理干预措施。第一,不同病患可采用代替性护理措施,比如尿失禁的患者可通过心理护理,通过药物帮助患者训练排尿,对于男性患者可采用缠绕阴茎的尿袋,女性患者可采用成人纸尿裤等。而尿潴留患者,可通过热敷、听流水声、按摩等方式鼓励患者自行排尿,没有效果的可插管,但要做到及时评估,早日拔管。第二,严格无菌、规范操作。在插管前要做好全面的消毒准备,严格无菌操作,用含有0.5%有效碘的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工作,最大程度做好无菌屏障。 插管过程应温和,规范,患者在紧张时应注意心理教育。如果不慎插入女性阴道,应更换尿管对患者重新插管。男性在插管时遇到阻力不要盲目插入,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尿道弹性差、前列腺肥大,容易造成粘膜破损 [3]。第三,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导尿管选择要因人而异,老年人,儿童及患有前列腺炎、尿道狭窄的,首次留管者应选择较细的导尿管。女性患者可选择粗一点的导尿管,男性选择细点的导尿管,导尿管尽量选用硅胶材质,可避免尿路感染。第四,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药物的类型,作用范围和毒性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适应症,禁止滥用和频繁换药,谨慎使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要有目的性。尽量控制或避免使用预防性药物,以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菌群失调,并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4]。第五,置管期间的护理注意点。护理人员每天要对患者会阴部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口外管道5厘米处进行每天2次消毒。每次排便后要及时消毒,保持个人卫生,保证床单干燥、清洁。不要更换尿袋过频繁,最好每周更换两次尿袋。将尿液收集袋保持在膀胱水平以下,并在病人移动或活动过程中夹紧引流管。如果导管堵塞,应更换导管以避免挤压或冲洗。当尿袋中的尿液储存到尿袋2/3中时,应及时排干,放尿时避免袋口接触地面和收集器。不要用含有消毒剂和抗生素的溶液冲洗膀胱,以免感染耐药细菌。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小便,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

4 结果

根据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总结。全部66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为4例,感染率6.06%,远低于省内医院有统计数据的平均感染率。分析说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5 讨论

导尿管留置是常见临床诊疗技术,但留置管发生感染的概率会随着留置时间的增加而成倍增加,长期留置的患者感染率甚至达到100%。而本文对过往病例资料进行了相关研究,虽然留置导尿管会发生尿路感染,但只要找出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采用不同措施的干预,加强了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导尿和留置导尿有关的尿路感染原因的认识。改变不规范的行为,改善留置导管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导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标准操作,导管插入期间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每个风险因素的存在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丰,刘小琴,李丽芬,等.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医嘱依从性与伴随性尿路感染关系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5,17(2):106-108

[2] 沈钺,王瑞臣.碘伏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24-525

[3] 常会良.膀胱冲洗与非膀胱冲洗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2010,10(6):435-436.

[4] 徐波,王惠,高绪芳.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消毒与清洁护理的效果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16,41(1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