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除湿气小妙招
杨 帆
湿气的发生:
湿气是邪,在生活中,我们吃肉吃太多,吃过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少,身体是阴盛阳虚的,湿邪和内郁,所以大便不能正常排除。成型的大便为什么很少?中医说,脾虚就是便溏,中国人应以五谷杂粮为主食,以肉食为主的话,很多人一天不吃就觉得很不舒服,长期这样,伤害了脾胃,脾运化水湿,脾受到了伤害,水湿不完全运化,在身体里堆起来。总而言之大便不能成形,则意味着脾虚。也是意味体内存在有湿气。
湿最容易渗透。湿邪就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总要与别的邪气一起。湿气遇到寒就成了寒湿,这就和冬天的时候,气候干燥,不轮多冷,人都能接受,但若湿气重了,人就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让人感到难受,因为南方湿气太重,寒湿袭人。湿气遇到了热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桑拿天,又热又湿,令人喘不过气来了,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时候来得更痛快。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往往就是慢性疾病了,一时半会还治不好。湿气在皮下,就容易造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一种健康的问题。
经过一整个冬天滋补,如今又到了潮湿的春季。中医说,湿和风、暑、燥、寒、火一般,如若不注意就容易导致外湿侵入体内导致湿邪。当人体体内湿气过重,身体中各个部分都会发信号。出现油光满面、舌苔很厚且舌苔边缘伴有非常明显的痕、大便不成形状、容易疲惫、没食欲等等的症状时,说明湿气已经开始入侵体内了。
食疗:
薏米红豆粥:薏米30g,红豆15g,放水煮到烂,根据情况放入白砂糖,早上和晚上分开服用。
藕丝百合煲龙骨:藕切片切丝,百合洗干净切成丝。放入煮沸的睡中,加上龙骨、藕丝和百合丝,烧开之后改成小火煎成汁,藕丝和百合丝变成煮烂。在脾胃虚、湿气大、胃口不好,心神不宁者有好的功效。
绿豆海带汤:绿豆30g,海带泡发50g,红糖一定量,糯米一定量。绿豆、糯米熬成粥,加入切好的海带碎,然后煮3min加红糖就可以了。
乌草根沙仁茶:将下面20份中药材按比例做成茶料包,每天两杯。葛根、薏苡仁、冬瓜、人参、白扁豆、火麻仁、栀子、砂仁、甘草、陈皮、红豆、枸杞。
五花茶:五茶用的清热、解暑、利湿功效的,然后加上利湿、利关节、解毒土茯苓,舒筋苡米、健脾利水、清热,有非常好的利湿作用。
陈皮茯苓茶:陈皮茯苓茶可利湿健脾,而且可起到减肥、健脾燥湿等作用。
小妙招:
热水泡脚:一定量艾叶水、生姜水、花椒水来泡脚。
艾灸:用艾条灸10—15分钟中脘穴,或用20—30分钟艾罐灸。有调胃补气、降逆止呕、化湿和中的中脘穴来发挥作用,艾灸可改善胃病。如果人体的湿气比较重,肠胃不好,可每天1次,接连使用2—3周。每周1—2次保健养生。
在饮食中还可多食用:玉米、山药、木瓜、鲫鱼、莴笋、丝瓜、水芹、洋葱、冬瓜、等,都有很利湿的作用。 寒一般和湿共同发挥作用,切忌受凉、要多运动、而且要减少暴饮暴食等。
并且,脾虚的人更加易湿气重。中医说,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胃损伤,不能正常作用而水湿内停了。体内的湿邪开始积蓄然后身体变重、腹泻甚至腹胀,早上起来眼周围变肿一系列不舒服都开始发生。所以,能通过调理脾虚去祛人除体内的湿气,多吃红枣、山药这些健脾食物。而且脾虚湿困时,应该要健脾去湿,让多余水分排到体外或者减少、清除让身体免疫反应的东西,而温补脾胃是解掉湿困的最好方法。温补脾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怀山药、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
充足的睡能够让人变健康,很多人过度劳累出现气血不足、气血亏损情况下易加重湿气。所以,在平常工作,学着劳逸结合,必要时适当补充睡眠,休息,对于湿气的除去也能帮助。睡眠过程大脑身体和每个循环系统都开始放松,可加速湿气排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