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
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李 阳
黔西县人民医院 贵州 黔西 551500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所具有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从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11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单纯普米克令舒治疗,研究组行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包括临床治疗有效情况、肺功能恢复情况、儿童哮喘生物标志物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71.93%)(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哮喘生物标志物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斯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患儿肺功能恢复质量,改善患儿哮喘生物标志物,科学、有效控制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变化。
【关键词】普米克令舒;孟鲁司特;小儿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作为小儿呼吸道疾病,以其发病率高、危险性大、反复发作、致病因素多等特征,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与安全的重要疾病[1]。目前,多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等进行治疗[2]。为提升患儿治愈率,减轻支气管哮喘咳嗽、喘息、胸闷、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对患儿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常联合用药。本次研究主要对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根据纳入标准(符合我院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患儿年龄≤12;患儿监护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与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合并精神类疾病;忌用普米克令舒、孟鲁司特等)选取11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57例对照组中有男24例,女33例,平均年龄(4.39±3.21)岁,平均病程(2.21±0.74)年;57例研究组中有男26例,女31例,平均年龄(4.35±3.47)岁,平均病程(2.18±0.69)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次研究可行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行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化痰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照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其针对普米克令舒治疗。根据研究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其有针对性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斯特治疗。例如,轻度哮喘普米克令舒每次雾化吸入1mg,日两次;中度与中度哮喘最初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1mg/次,每三十分钟一次,连续三次后,改为日两次,每次1mg;每日睡前服用孟鲁司特,五岁以上儿童每次5mg,五岁及以下儿童每次4mg,连续用药一星期后,对患者进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峰值、人抗凝血酶Ⅲ抗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CD5抗原样蛋白等检查 [3]。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与记录对照组与研究患儿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显效、有效、无效)、肺功能恢复情况(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流量峰值)、哮喘生物标志物改善情况(人抗凝血酶Ⅲ抗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CD5抗原样蛋白)。显效:肺功能恢复正常,无咳嗽、喘息、啰音、呼吸不畅等临床症状;有效:肺功能所有改善,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肺功能改善不明显或没有改善,临床症状未得到环节甚至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得研究数据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人抗凝血酶Ⅲ抗体(AT-Ⅲ)、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CD5抗原样蛋白(CD5L)等表达水平服从正态分布,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例数(n)与百分率(%)表示,利用 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93%,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8%,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57例 |
22例(38.60%) |
19例(33.33%) |
16例(28.07%) |
41例(71.93%) |
研究组 |
57例 |
37例(64.91%) |
16例(08.07%) |
4例(0.07%) |
53例(92.98%) |
x2 |
—— |
8.73 |
|||
P |
—— |
<0.01 |
2.2 两组患儿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所有改善,对照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水平(1.69±0.26)L,呼气流量峰值水平(1.65±0.24)L/min均不足研究组(2.11±0.18)L、(2.03±0.26)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肺功能恢复情况比较[(x±s)]
组别 |
例数(例) |
FEV1(L) |
PEF(L/min)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57 |
1.15±0.23 |
1.69±0.26 |
1.06±0.33 |
1.65±0.24 |
研究组 |
57 |
1.16±0.21 |
2.11±0.18 |
1.06±0.39 |
2.03±0.26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哮喘生物标志物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患儿抗凝血酶Ⅲ抗体表达水平(458.43±3.06)μg、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表达水平(0.58±0.22)×109/L、CD5抗原样蛋白表达水平(167.31±4.88)ng/L与研究组(457.22±3.13)μg、(0.59±0.17)×109/L、(168.24±4.85)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抗凝血酶Ⅲ抗体、外周血嗜酸粒细胞降低,CD5抗原样蛋白升高,但研究组(409.58±4.13)μg、(0.29±0.08)×109/L、(192.32±4.64)ng/L与对照组(451.14±3.96)μg、(0.47±0.06)×109/L、(174.26±4.73)n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以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包括支气管粘膜水肿、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等)为特征[4]。临床症状相对较多,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呼吸不畅等。根据病理与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糖皮质激素、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等药物治疗[5]。普米克令舒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雾化吸入可起到消炎、气道痉挛抑制、气道平滑肌β2受体重建等作用,但普米克令舒长期使用易出现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孟鲁斯特属白三烯药物,能够有效抑制黏稠支气管分泌物增加,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斯特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恢复质量,改善患儿哮喘生物标志物,是控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量,提升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亮.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70-71.
[2] 康平.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4):126-127.
[3] 田晓媛.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8(08):241.
[4] 张改玲,余秀红,漆筱萍,等.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疗效及对IL-4、IL-8、TNF-α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19(05):398-400.
[5] 高伟霞,秦小菀,张靖,等.孟鲁司特钠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及对抗凝血酶Ⅲ、CD5抗原样蛋白、补体C3、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02):234-236.
[6] 李华.浅谈普米克令舒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7):5278-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