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九月上-17期
探讨卵巢肿瘤患者使用3.0T MR诊断对其瘤体位置、<br/>深度的分析
《东方药膳》

探讨卵巢肿瘤患者使用3.0T MR诊断对其瘤体位置、
深度的分析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徐晓静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16211

【摘 要】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患者使用3.0T MRI诊断对其瘤体位置、深度的分析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61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3.0T MRI检查,分析其瘤体位置及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浸润深度,以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分析3.0T MRI在卵巢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本次观察应用3.0TMRI诊断61例患者中,58例患者定位诊断结果与最终手术结果相符,57例患者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3.0TMRI诊断的61例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3.4%,定位符合率为95.1%,其中腺囊癌患者30例中20例出现肿瘤浸润,3.0TMRI诊断浸润深度与最终手术病理证实深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0TMRI在卵巢腺囊癌诊断中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100.0%。 结论:在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3.0TMRI进行诊断具较高诊断价值,可对患者瘤体位置、恶性肿瘤浸润深度进行有效判断,且囊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卵巢囊肿;3.0T MRI诊断;临床研究;瘤体位置及浸润深度;应用价值分析;病理证实

卵巢肿瘤为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患者患病情况多样,如单侧或双侧患病、良性或恶性、囊性或实性。此病与遗传、内分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有密切关联,近年来社会发展同时,女性生活习惯、外在生活环境变化导致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卵巢肿瘤的临床诊疗活动中,鉴别患者肿瘤类型是确保治疗有效的基础条件,以往CT诊断含辐射,且整体诊断效果一般,易发生误诊、漏诊。近年来MRI技术广泛用于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获得良好应用效果,其对软组织具有较高分辨率,可清晰显示此类病患的病灶情况。在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明确其瘤体位置是确定手术治疗的基本前提,而在部分癌变患者的诊疗活动中,确定患者瘤体浸润深度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目前关于3.0T MRI在患者瘤体位置、深度的研究尚少,本文为进一步弥补国内研究不足,以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进一步对3.0T MRI用于卵巢肿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可见下文。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接纳的卵巢肿瘤患者总计61例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符合《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5]内相关诊疗标准,且术后均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纳入标准:(1)有下腹部坠胀感、食欲不振、发热等临床症状;(2)触诊患者自述腹部按压痛;(3)均满足相关手术指征,采用手术治疗;(4)患者知情本次研究内容,自愿加入;(5)非妊娠期、哺乳期。排除标准:(1)一般资料核对阶段发现资料不全或资料信息虚假;(2)不愿将其临床资料用于本次研究;(3)未符合上述5条纳入标准。此61例患者中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30例,年龄26~79岁,平均36.98±5.61岁,其中卵巢囊肿13例,畸胎瘤10例,囊腺瘤8例,囊腺癌30例。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悉本次研究内容批准研究开展,要求保护患者隐私,如姓名、住址等信息。

1.2 方法

此61例患者均接受3.0T MRI诊断,使用仪器为飞利浦ingenia3.0T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患者适当饮水,保持膀胱充盈后取平卧位,扫查范围为脐部至耻骨之间,扫描时行常规轴位、矢状位扫描,包含T1WI、T2WI及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情况下在冠状位增加扫查。TIWI扫查中TR设置为110~170ms、TE设置为12ms、翻转角度为70°、扫描层厚4mm、层间隔设置为0.8mm、矩阵为320x256、影像采集次数2~3次、视野控制在23cm x23cm。T2WI扫查中TR设置为3000~5000ms、TE设置为96~120ms,其他扫描层厚、矩阵、层间隔、影像采集次数等与上述T1WI扫查一致,视情况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前注射喷酸葡胺(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60002),以体重确定剂量1mmol/kg。

1.3 观察指标

1.3.1 将患者3.0T MRI影像学资料交由我院资深医师进行诊断,结合最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统计诊断符合率,计算3.0T MRI在囊肿癌中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

1.3.2 观察囊腺癌患者中出现肿瘤浸润患者的MRI诊断浸润深度及最终手术病理检查浸润深度。

1.3.3 统计诊断定位结果及符合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本次观察中61例患者中最终手术病理诊断为单纯性卵巢囊肿患者13例,畸胎瘤患者10例,浆液性囊腺瘤患者3例,黏液性囊腺瘤患者5例,诊断为囊腺癌患者30例,囊腺癌中黏液性囊腺癌6例,浆液性囊腺癌24例。

2.2 MRI诊断结果

2.2.1 卵巢囊肿

本次MRI诊断中共计诊断有卵巢囊肿14例,MRI检查中表现为分界光滑的圆形薄壁囊肿,可见T1WI出现低信号,T2WI出现高信号,囊肿直径最大9.61cm,最小3.14cm,平均6.95±1.25cm,1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不相符。

2.2.2 卵巢囊性畸胎瘤

本次MRI诊断中共计诊断有卵巢囊性畸胎瘤12例,MRI 检查中有4例T1WI及T2WI呈现出同皮下脂肪相似的高信号囊肿,瘤体呈条带状、类圆形等。8例患者T1WI及T2WI呈现混杂信号肿物(可见图1),肿瘤最小直径4.63cm,最大直径为16.69cm,平均10.58±1.63cm。有2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不符。

图1

注:图1为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患者MRI检查结果,可见其盆腔矢状面见圆形影,T1WI有混杂信号,其外缘轮廓较为光滑。

2.2.3 卵巢囊腺瘤

本次MRI诊断中诊断出卵巢囊腺瘤患者9例,MRI检查中可见球形肿块,直径最小4.32cm,最大18.21cm,平均12.63±2.36cm,其中6例T1WI呈低信号,T2WI见高信号,3例T1WI、T2WI均出现高信号(可见图2),1例患者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不相。

图2

注:1例卵巢囊腺瘤患者MRI检查结果,可见其盆腔横断面膀胱上方有囊性肿块,肿块外缘轮廓较为光滑,T2WI高信号。

2.2.4 卵巢囊腺癌

本次MRI诊断中共计诊断出26例卵巢囊腺癌患者,MRI检查中囊性卵巢囊腺癌21例,实性卵巢囊腺癌5例,囊性患者可见其瘤体环壁模糊,有不均匀增厚,T1WI见低信号,T2WI见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可见明显强化(可见图3、图4),实性患者可见坏死区。所有患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相符。

图3

注:某1例卵巢囊腺癌患者MRI检查结果,横断面T1WI可见其盆腔实性肿块,中等信号存有囊变,环壁见明显增厚,边缘分界不清,有一定程度浸润。

图4

注:图3患者增强扫描结果,可见其肿瘤实性部位有明显强化,肿瘤向周边组织侵犯显示较为清晰。

2.3 MRI诊断符合情况、灵敏度、特异度

此次观察3.0TMRI共计诊断中共有57例患者符合手术病例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3.4%(见表1)。在良恶性诊断中,囊腺癌患者诊断漏诊4例,误诊0例,诊断灵敏为86.7%,特异度100.0%。

表1 MRI诊断与最终手术病理检查符合情况(n,%)

类型

符合

不符合

符合率

卵巢囊肿

13

1

92.9%

畸胎瘤

10

2

83.3%

黏液性囊腺瘤

5

1

83.3%

浆液性囊腺瘤

3

0

100.0%

囊腺癌

26

0

100.0%

总计

57

4

93.4%

2.4 MRI诊断定位符合情况

本次3.0T MRI诊断定位结果总符合率为95.1%,详细统计可见表1。

2.5 囊腺癌患者中存肿瘤浸润含着MRI检查浸润深度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

MRI检查中20例存在肿瘤浸润的MRI检查浸润深度与最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定位诊断与临床手术符合情况(n,%)

类型

符合

不符合

符合率

卵巢囊肿

13

0

100.0%

畸胎瘤

10

2

93.3%

囊腺瘤

8

1

88.9%

囊腺癌

27

0

100.0%

总计

58

3

95.1%

表3 MRI检查浸润深度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x±s

组别

例数

浸润深度(cm)

MRI

20

2.31±0.51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20

2.32±0.53

t

-

0.061

P

-

0.952

3 结论

卵巢肿瘤为女性常见肿瘤疾病,临床患者病情种类多样,诊疗工作中明确患者患病类型对于后续治疗方法的选取及最终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关于MRI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即从瘤体位置、囊腺癌浸润深度等方面深入观察卵巢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MRI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在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采用3.0T MRI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定位符合率,可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赵徳官, 吴宇. 核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15(2):99-102.

[2] 周冰, 陈冬冬, 黎良山,等. 利用高b值DWI和动态增强MRI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 28(4):152-155.

[3] 王灵芝 , 王健 , 张攀,等. MRI联合血清CA125、CA199对Ⅰ期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 17(02):61-63.

[4] 曹泽毅. 妇科常见肿瘤诊治指南[C]// 中国-figo妇科肿瘤学术会议. 2010.

[5] 乔永明 , 谢朝阳 , 代瑞. 磁共振联合血清糖类抗原125在诊断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15(1):82-86.

[6] 李磊, 赵永民, 高新萍. 超声、CT、MRI和血清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对比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3):349-352.

[7] 徐晓娟, 陈雁, 李楠,等. 分类决策树辅助盆腔MRI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伴卵巢恶性肿瘤[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 14(11):681-685.

[8] 何业银 , 李绍东 , 卢晓冬. DWI结合动态增强对卵巢囊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4):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