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服用方法漫谈
罗 海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23
人吃五谷就会生百病,而我们几乎人人都会与药物打交道,药物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用的好,那么药物就能够为我们带来健康,帮助维持体内的平衡,而如果我们服用药物的方法不得当,那么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麻烦,甚至会危及我们的生命。那么在日常用药中,有那些问题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呢?
1 用水进行服药
药物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许多药物的推广都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是不少人在服用药物时不是特别的注重其服用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人为了方便,都是直接用果汁或汤汁,甚至用茶水、咖啡送服药物,但是其实这些服用方法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一般生病了,医生都会为我们开一些片剂或者是胶囊药物,而正确的服药方法应该是选择用温开水进行送服,一般的用水量大约是200毫升左右,当然,如果服用药物时,多饮水能够加速药物在我们胃部的溶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吸收药物,更能够减少胃酸对药物疗效的破坏。如果在服药时,直接干吞药物或摄入的水分不够,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药物被滞留在我们的食管中,这对我们的食管粘膜就会产生一种刺激,影响药物顺利的达到吸收的部位,当然,也不能过分的摄入水分,如果水分太多,那么就会影响到胃液的稀释,加快药物在胃肠中的排空速度,这同样也不利于我们人体对药物进行吸收。
而只有一些特定的药物是需要人体多饮水的,比如:抗痛风类药物。多饮水能够降低黄嘌呤结石以及肾内尿酸沉积在体内的风险,所以建议服用抗痛风类药物的患者,每天可以饮用2000毫升至2500毫升的水;排石药,当人体需要排出结石时,就需要通过大量的饮水来冲洗我们的尿道,因此在服用这种药物的时候,我们应该保证每天的排尿量是2500毫升到3000毫升,通过大量的排尿,可以有效的减少我们尿液中的盐类浓度,有助于降低我们尿盐中的沉淀。
除了在服用一些药物要多饮水之外,而另一些药物在服用的期间,就要少饮水,比如:当患者服用胃黏膜保护药物时,例如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以及胶体果胶铋时,这些药物都会在我们的胃部中形成保护膜,这个保护膜就是要保护我们的胃部不受胃酸的侵蚀,因此在服用此类药物的前后30分钟之内都不能饮水以免破坏了这个保护膜;在服用外周镇咳药物时,如复方甘草合剂,也不能在服药后饮水,因此这种药物是直接作用在我们的呼吸粘膜上的,如果马上饮水就会破坏其药物的疗效。
有些人为了图方便,直接用茶水、咖啡甚至可乐等饮料来送服药物,但是,这些饮料中都含有多种多样的化学成分,与药物一起混合后,就容易在人体中发生不良的反应,不仅仅会破坏药物的疗效,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医生没有提出服药方法的特殊要求,那么就最好用温水送服药物。
2 漏服药物
在服药的期间,有时难免会出现漏服的情况,不少人在漏服药物时,都会擅自在下次服用药物的时候将药物进行添加服用。但是其实,有些药物是不能进行添加服用的,药物进行补充服用是一定的时间限制的,比如如果漏服药物的时间是在正常服用的间隔时间一半以内(两次药物的间隔时间为4到6小时),那么还可以进行补充服用,下次再在正常的间隔时间之内进行服用就可以了;而如果漏服药物的时间超过了正常的间隔时间的一半以上了,那么就不能进行补充服用了,避免药性在人体内出现叠加作用。
其实,药物出现了漏服之后,到底该不该进行补充服用,还是应该咨询医生或者到当地的药店中咨询药剂师。
3 药物是否应该嚼碎
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药物都是要用温水进行送服的,比如有些药物就是需要进行嚼碎服用。比如:钙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钙制剂,如钙尔奇、葡萄糖酸钙等,此类药物嚼碎后服用就可以增加人体的吸收率;而一些特殊的药物也是需要进行嚼碎后服用的,比如抗过敏药物,有些抗过敏药物口服的药效比较有限,因此在患者服用时可以在饭前半小时进行嚼碎服用;抗溃疡药物,比如硫糖铝、胃舒平等,这类药物都是在患者胃痛发作时,或者饭前进行嚼碎服用;一些帮助患者消化的药物也是需要嚼碎服用的,因为如果直接用水送服,那么药物就会在胃部吸水膨胀,导致胃部生成一种粘膜,而这就大大的影响药物的疗效。
而有一些药物,就刚好与以上的情况相反,是绝对不能嚼碎后服用的,比如:肠溶片,此类药物包裹着肠溶衣,其目的就是要防止人体的胃酸破坏药物,或者药物对胃部引起刺激作用,因此在服用此类药物时,是不建议将其进行掰开或者压碎以及嚼碎服用的;绝大多数的胶囊与糖衣药物最好都不要嚼碎服用,因此这种药物加上包衣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少对肠胃的刺激,如果直接嚼碎服用,不仅仅会刺激到肠胃,而且药物的口感也不好。
4 用药的时间
通常,如果药物没有特殊要求的话,都是在清晨空腹、用饭前后,以及睡觉进行服用,当然也有些药物是在用饭中途进行服用的,不过这种药物比较不常见。
如果药物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这种激素在人体的分泌高峰时间是清晨的7、8点,因此在此时服用有该激素的药物,能够有效的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副作用。所以这种药物一般都是建议患者在清晨就进行服用。
而老年人常常服用的降压药,一般都是在清晨与下午各一次,因为人体在清晨以及下午时,血压都比较高。
而需要患者在用餐前进行服用的药物主要是止泻类的药物,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的吸附患者肠胃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气体,因此建议患者在饭前服用最好。而类似的胃黏膜保护药物、促进肠胃动力的药物以及降血糖的药物等等,都最好在用餐前就进行服用。
除此之外,很多的药物都是在用餐之后的半个小时后进行服用的,在用餐之后进行服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药物对我们肠胃的刺激,因为不少的抗生素类的药物都可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睡前进行服用的药物主要是能够促进我们人体进行修复的药物,此类药物通常都有助眠的功效。
5 中老年人降糖药的服用时间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了,绝大部分的患者都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自己的病情发展,因此在临床上,能够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的降糖类药物种类都比较多,而不同的降糖药物因为药理作用的不同,导致其服用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比如:(1)磺脲类药物。像优降糖、达美康等短效降糖药物的起效时间大约是30分钟左右,所以这种药物一般都是在餐前30分钟服用效果最佳,而长效的磺脲类药物起效都比较慢,且作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建议患者最好固定一个餐前时间进行服用;(2)胰岛素增敏剂。这种药物的药理就是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来控制血糖,因此患者的进食情况是不会改变它的药性的,患者空腹或者在进餐时都可以服用这种药物;(3)二甲双胍类药物。其实临床上绝大多数的降糖药物都是在餐前服用的,但是有一些降糖药如果在餐前服用的话,可能会对患者的肠胃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患者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因此如果患者的肠胃功能确实不好,可以将此类降糖药物放在餐后进行服用。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发挥出药物的最大功效来,为了能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用药的要求,对于常用的药物应该有基本的使用常识,平时要有看服药说明的习惯,对服用方法不清楚的药物不要随便进行服用,时刻保持高度的用药警惕性,避免因为错误服药而导致出现用药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