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八月下-16期
窗口药师与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研究
《东方药膳》

窗口药师与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研究

朱廷锋

昆明市儿童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1

【摘 要】目的:探讨窗口药师与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间于窗口取药的1000例患儿家长,将其按照取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0例,其中,甲组患儿家长在常规窗口进行配药和发药,乙组患儿家长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配药和发药,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原因和接受服务满意度,并将对比结果整理分析。 结果:通过比对甲、乙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乙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和甲组相比较均更优,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儿童患者提高窗口药师的配药指导力度,可以有效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窗口药师;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相关性研究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考虑到儿童相关组织和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再加上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代谢、扩散等等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区别,使其更容易对部分药物产生强烈的药物反应,最终诱发不良反应事件,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1]。在这样的背景下,窗口药师要不断强化责任感,在立足于责任医师配药单的基础之上,加强同患儿家属的交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药和发药,同时向患儿家属说明注意事项等等,使广大儿童可以安全、合理的用药。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窗口药师与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现将详细报道作如下阐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选取入住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间于窗口取药的1000例患儿家长,其中男性患儿520例,女性患儿480例,年龄在3~11岁之间,平均年龄6.9±1.4岁,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男性病例280例,女性病例220例,平均年龄为6.7±1.1岁;乙组男性病例240例,女性病例260例,平均年龄为6.6±1.2岁。所有入选患儿身体各器官功能无明显异常,不具备手术史及特殊疾病。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组间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2]

甲组患儿家长在取药时,窗口药师只根据取药单进行配药。乙组患儿家长在取药时,窗口药师要在甲组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提高患儿家长的用药安全意识。考虑到儿童发病一般较为急促,家长在取药时心态往往较为焦虑,无暇多问,此时,窗口药师便要发挥医生的责任,向患儿家属详细交代药物的副作用、服用方法、禁忌、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等,充分提高患儿家长的用药安全意识。

1.2.2 交代事项时要清晰简单。窗口药师在交代事项时,要在患儿家属较短的停留时间内详细交代清楚,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其获得满意的用药指导意见,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和用药合理性。

1.2.3 强化窗口药师的专业能力。考虑到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其与成人在吸收、代谢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用药不当,将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窗口药师在审单时,要格外注意儿童不宜使用的处方药和中药,加强和诊治医生的交流,减少甚至是消灭儿童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1.2.4 加强沟通力度。针对取药单中的不合理之处,窗口药师要及时同诊治医生交流,以此来减少儿童用药错误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由于不反儿童年龄较小,无法准确表达出自身的想法,进而会对用药产生抗拒的心理,为此,窗口药师要加强同患儿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叮嘱家长严格遵循医嘱监督患儿服药,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变化,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和诊治医生联系。

1.3 观察指标[3]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原因和窗口药师服务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x2检验。假如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甲、乙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现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甲、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对比表

组别

例数(n

不良反应发生率(n、%)

甲组

500

140(28%)

乙组

500

89(17.8%)

x2

-

14.732

P

-

P<0.05

2.2 统计甲、乙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原因并将其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甲、乙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统计对比表

组别

例数(n

用药不规范

窗口药师未交代

其它

甲组

500

63(12.6%)

54(10.8%)

23(4.6%)

乙组

500

42(8.4%)

35(7%)

12(2.4%)

x2

-

14.732

P

-

P<0.05

2.3 统计甲、乙两组患者接受服务满意度并将其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甲、乙两组患者接受服务满意度统计对比表

组别

人数(n

不满意

较为满意

满意

满意度

甲组

500

160

140

200

68%

乙组

500

102

150

248

79.6%

x2

18.327

P

P<0.05

3 讨论:

考虑到儿童各个组织和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如何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根据杨琼的统计结果显示[4],儿童不安全、不合理用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和窗口药师密不可分,因此,强化窗口意识的责任感,提高其与取药家属的沟通,可以显著提高儿童的用药安全性,对儿童的安全合理用药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和17.8%,经过统计学比对,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用药不规范、窗口药师未交代、其它三种,其例数分别为63例、54例、23例和42例、35例、12例,经过统计学比对,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乙两组患者接受窗口药师服务满意度分别为68%和79.6%,经过统计学比对,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看出,提高窗口药师的配药指导力度,可以有效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甜甜.窗口药师与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4):195-196.

[2] 毛艳婷.窗口药师指导儿童安全用药的实践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85-286.

[3] 安静,安琴,甘凯.窗口药师与儿童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10):54-55.

[4] 杨琼.窗口药师指导儿童安全用药的实践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3):176-177.

作者简介:朱廷锋(1986年1月~)籍贯:云南玉溪 民族:汉族 职称:主管药师 学历:本科 主要从事:处方的调配,审核药品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