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久治不愈该怎么办
袁刘平
隆昌市中医医院 四川 隆昌 642150
腹泻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拉肚子。这种症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排便次数与正常频率不正常,并且排出的粪便性状与普通粪便有着很大不同,不仅稀薄同时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腹泻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若是发现每天的排便量在200克以上,或者在排便的同时发现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脓血或粘液等,就可以基本断定为是腹泻。腹泻患者在排便时肛门有紧迫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失禁的情况。每天正常人呢 摄入水量大约有9升左右会进入到胃肠道并被人体所吸收,而最后粪便中含水量通常只有100毫升左右。若是患者肠道出现问题,例如结肠吸收的液体量超过结肠吸收能力或是结肠吸收容量大大减少,就会导致最终患者粪便中含水量增加,从而产生腹泻。腹泻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急性与慢性,大多数腹泻都是由胃肠道感染引起,但也有很多患者产生腹泻的原因较为复杂,这也是很多患者在确认自己是腹泻后按照通常情况下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但却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并没有明显好转。
想要治疗腹泻不能胡乱吃药,需要首先判断腹泻的病因。腹泻可以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又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感染、中毒、药物以及其他疾病。很多人根据个人身体素质不同在遇到病毒或细菌侵扰后都有可能会产生腹泻,常见的病毒包括埃可病毒、轮状病毒以及诺瓦克病毒等,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啥么军以及霍乱弧菌等。部分患者在有寄生虫进入肠道或是身体内部出现寄生虫后也会引起腹泻,包括理性鞭毛虫以及最为常见的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都会引起肠道感染;人们在食用未熟的食物,例如扁豆等也会出现腹泻现象,其他包括毒草、河豚以及重金属等等,都会在进入人体后人体处于自我保护机制促使这些有毒物质快速排出继而引起腹泻;部分药物,如泻药或是含有洋地黄的药物也会在服用后致使患者出现腹泻现象;很多肠道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在发作时也会引起腹泻。慢性腹泻相比于急性腹泻病因更为复杂,很多患者也正是患有慢性腹泻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诊断与治疗发现病情没有好转迹象。无论是肠道黏膜病变还是小肠内细菌群落大量增加,都会引起慢性腹泻,部分肿瘤类疾病在患病初期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慢性腹泻。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肠道感染性疾病,例如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细菌性疾病以及肠结核等;肠道非感染性炎症,例如炎症性肠病或是放射性肠炎等;很多肿瘤类疾病,例如大肠癌、小肠恶性肿瘤以及结肠腺瘤病等,都会引起腹泻;小肠若是吸收功能下降也会引起腹泻,包括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以及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等;很多肠动力疾病,例如肠易激综合征等;胃部若是出现疾病,例如曾经做过胃切除手术、萎缩性胃炎等也会偶尔出现腹泻现象;很多肝胆疾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是慢性胰腺炎等;患者若是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腹泻。
腹泻的临床表现需要分为两个部分来说,分别是疾病腹泻与慢性腹泻。首先是急性腹泻。急性腹泻发作时粪便性状主要为水样,粪便中偶尔会发现带有脓血。发作时并不会有太多腹痛的现象。但这只是初期阶段,到了后期就会有严重腹痛,粪便中也会带有大量脓血,若是腹痛为感染性腹泻引起,还会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症状,水样粪便较多大肠感染的情况下会含有血性粪便;而慢性腹泻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大便频率增多,每天排便次数通常在三次以上,粪便性状多数较稀,同时粪便含水量多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同时伴有大量粘液或是脓血。病程持续时间多数在两个月以上,接受治疗后在后续的两周到四周内也会出现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若是肠道出现病变病变位置多在直肠处,尤其是对于乙状结肠的患者病变情况更为严重,进行到后期排便量会逐渐减少,即使有排便也只会排出少量气体,性状多为粉色冻状,偶尔可见脓血。有时腹部会有不适的情况出现,部分患者腹部不适的原因是小肠病变,发病特点使腹部不适的位置多为肚脐周围,吃过饭后腹部不适的症状更为明显。粪便不仅不成型,很多时候为液体同时颜色较淡,对于慢性胰腺炎或是小肠吸收不良的患者排便后能够明显发现粪便中含有油状物质,带有的食物残渣较多并且伴有恶臭。慢性痢疾或是直肠癌引起的慢性腹泻粪便经常会带有脓血。肠易激综合征或是肠结核也会出现腹泻症状,通常出现腹泻的同时偶尔也会有排便困难的情况出现,不同的病因对应的症状也是不同的,发热、腹痛以及腹部包块等都是常见症状。
判断患者腹泻病因的常用检查方式包括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粪便检查、X光检查或是腹部平片、选择性血管造影或是CT检查、内镜或是活组织病理检查、小肠吸收功能实验以及胃肠道激素物质测定等,通过这些检查方式能够充分了解患者身体内部情况从而快速判断腹泻引起原因从而对症下药缓解患者痛苦。
诊断腹泻需要结合多种因素,例如发病时间、患者特点、腹泻次数以及排便频率等,这些发病特征有助于医生判断腹泻的具体情况与病因,很多时候需要化验患者粪便才能准判断腹泻病因。若是急性腹泻就需要详细了解患者以往并使,鉴别是否是寄生虫或是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型腹泻,需要进行对应的粪便培养以化验病毒类型从而找出治疗这类腹泻的有效药物。小肠性腹泻最好做一次钡餐检查,若是结肠性腹泻应及时做结肠镜检查,防止结肠癌或是肿瘤类疾病引起腹泻,以免耽误治疗。
治疗腹泻需要对症下药,若是感染性腹泻则应根据细菌或是病毒类型,服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部分人有乳糖耐受症,若是在腹泻期间更不宜食用奶制品。若是因为其他疾病需要服用特性药物,一旦发现腹泻情况需要重新确定药物类型,在医生的嘱托下正确服用药物;对症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粘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以及止泻剂等。一般治疗目的是维持体内水会与电解质间的平衡,避免出现酸碱平衡紊乱或是营养失衡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适当的液体或是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粘膜保护剂常用的为双八面体蒙脱石或是硫糖铝的功能;微生态制剂能够利用其特点控制肠道菌群,例如常用的双歧杆菌等;止泻剂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服用,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