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八月上-15期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临床效果
《东方药膳》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临床效果

袁咏梅1 于月芬2 杜利强3 李英珍4

赞皇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河北 石家庄 05123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当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的两组Barthel指数并未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

大部分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会引发偏瘫。临床上患者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面部、舌肌下部运动功能出现障碍,给患者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并且会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临床上,轻度偏瘫的患者能够运动,可走路上肢会出现显著的屈曲,下肢一步划一圈。严重的偏瘫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此种疾病出现的原因非常多,重点是与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等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相关联,此种疾病多发急性,临床致残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严重的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此次研究将详细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当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6-80岁,平均年龄为(58.8±7.5)岁;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36-81岁,平均年龄为(58.9±7.5)岁,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方法,第一,理疗,改善患者营养,加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利用物理因子治疗疾病。第二,运动疗法,为帮助患者功能恢复,利用多种运动治疗患者功能障碍。第三,作业疗法,利用较强针对性的作业。第四,语言疗法,平时训练中,对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有效改善其语言功能。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此外还包含:

1.2.1背部推拿治疗

针对患者的重要穴位、背部展开推拿。重要穴位包含委中、风市等,医师在患者侧面,叮嘱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对患者背部脊柱两侧的穴位,采用按压的方式展开从上到下两到三次的重点按压,重点对腰椎两侧进行治疗。上肢的推拿治疗与背部手法相同,具体穴位是曲池、合谷等。经过患者上臂内侧出发到前臂,重点治疗关节以及周围。头面颈部治疗,具体是针对患者的太阳、印堂等穴位,采用扫散的方法展开治疗。医生在患者前方,保持坐位,往返4-5次,从印堂到太阳穴进行治疗。另外,在患者头侧胆经循环位置,采用扫散法展开操作,从前上到后下,配合对患者晴明、太阳穴的按揉,每一侧坚持20-30分钟。

1.2.2针灸治疗

针对患者的头面部穴位、上下肢穴位进行针灸。选好穴位快速进针,到达患者肌层,斜向捻转到所需要的区域长度,快速持续捻针,一分钟捻转200次,一日一次,一个疗程是7-10d。

1.2.3中药治疗

采用桃仁、红花、杜仲、甘草、川芎各10g;当归、赤芍各12g;生地、钩藤、云苓、桂枝各15g;牛膝、葛根、牡蛎各20g的制剂,利用水进行煎服,一日三次。

1.3 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肌力恢复正常,不存在异常的神经与语言功能,生活不受影响,视作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肌力提高,神经与语言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勉强能够自理,视作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未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现象,视作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3.2比较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

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来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分值越大证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来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5

2365.71

10(28.57)

2(5.71)

33(94.29)

对照组

35

20(57.14)

822.86

7(20.00)

28(80.00)

P

<0.05

2.2 Barthel指数

治疗前的两组Barthel指数并未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5

42.2±1.2

74.2±1.0

对照组

35

41.1±0.2

65.1±2.2

P

>0.05

<0.05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良好的减少西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效果理想,复发率低,可以清除患者病根,中西医结合治疗医疗费用较低,成为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第一选择。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的两组Barthel指数并未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病偏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辛志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9):163+167.

[2] 刘丽.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779.

[3] 陈国军.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疗效探索[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1):53-54.

[4] 黄启泽.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偏瘫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