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八月上-15期
分析活血通络散治疗DM合并下肢AS患者的疗效
《东方药膳》

分析活血通络散治疗DM合并下肢AS患者的疗效

毛 琦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 甘肃 临洮 730500

【摘 要】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散治疗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动脉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治疗,并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直径明显缩小,ABI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显著,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活血通络散;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慢性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随着病程进展,会对心脏、眼部、血管、神经等多个脏器和系统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M合并下肢AS是常见的慢性肢体缺血性疾病,会影响双膝下方的血管,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下降,缩短生存时间,这也是造成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临床干预。本研究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DM合并下肢AS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活血通络散,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动脉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62.54±6.29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2.43±6.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确诊为2型糖尿病,明确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入组前未接受过其他调脂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将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肝肾功能障碍、近期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电解质失衡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10mg/次/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商品名:立普妥;生产企业: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mg*7s/盒)联合100mg次/d剂量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30s/盒)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活血通络散进行治疗,方剂组成:丹参20g,葛根20g,豨莶草15g,杜仲15g,赤芍15g,当归10g,川芎10g,天麻10g,川牛膝10g,红花8g,干地龙8g,炙甘草5g,加适量水煎至300ml,分两份早晚口服,连续用药6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评价依据《消渴病中医分期辩证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S斑块消失,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相较于治疗前提高0.1以上判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AS斑块范围明显缩小或数量减少,ABI提高0.05~0.1判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好转甚至恶化,ABI未见明显提高判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获得这次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用t检验, 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3

28(65.12)

13(30.23)

2(4.65)

41(95.35)

对照组

43

20(46.51)

12(27.91)

11(25.58)

32(74.42)

x2

-

3.744

P

-

<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斑块大小和ABI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直径明显缩小,ABI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显著,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斑块大小和ABI比较

组别

例数

斑块大小(mm)

ABI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43

4.21±1.76

2.02±0.23

0.71±0.22

0.92±0.16

对照组

43

4.09±1.82

2.54±0.31

0.74±0.23

0.84±0.13

t

-

0.310

8.834

0.618

2.545

P

-

0.757

<0.001

0.538

0.013

3 讨论

DM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几率要高于非DM患者十倍之多,患者发病机制为为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后吞噬细胞的活性提高,血管内脂质被吞噬后在血管壁大量沉积,长期以往会形成粥样斑块,同时学校办会异常粘附,从而形成AS,导致官腔变狭窄甚至闭塞,影响远端下肢血运,造成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溃烂,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这类患者临床治疗往往选择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能够在减少血栓烷A2生成的同时会激活细胞表面的LDL受体,增加LDL含量,抑制脂质浸润,减少胆固醇合成,具有稳定斑块的疗效。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活血通络散进行治疗,方中丹参为君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其具有抗凝、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黄芪可补元气,促进血液流通,川牛膝、赤芍、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功效,干地龙、黄芪、当归等同时作用可帮助机体补气活血,豨莶草与地龙合用具有强筋骨利关节以及舒经活络的功效,杜仲、天麻具有滋养肾脏补肝熄风的作用,甘草能够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奏

参考文献:

[1] 杜景芳. 活血通络散治疗2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效果观察[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8(1):51-52.

[2] 肖奕. 活血通络散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瘀血阻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4):40-43.

[3] 杭照锋, 王军超. 活血通络散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3):2373-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