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七月下-14期
中西医巧搭档对付糖尿病
《东方药膳》

中西医巧搭档对付糖尿病

魏 勇

四川绵阳富临医院(四川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绵阳富临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是一组由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此病症基本病理生理为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从而引起脂肪、蛋白质、糖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糖尿病临床表现包括消瘦、多饮、多尿、疲乏、烦渴等,且病变累及全身,包括足部、皮肤、视网膜、肾部、心血管、脑部等等,如果患者病情危重,还有可能发生脑血管疾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等,且往往并发肺结核、尿路感染、化脓性感染等病症,严重损害了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

糖尿病虽然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中,但是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且年龄越高,糖尿病患病率也越高。此病症显著增高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了我国医疗费用的开支,延缓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和防治。

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目的,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主,治疗原则为清热活血、益气养阴,改善患者代谢状况,调整人体内环境。与西药相比,中药虽然降血糖效果较低,但是作用持久且缓和,此外很多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有效减少了低血糖发生风险[2]

从西医角度分析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目的,其主要使用药物增加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刺激其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增加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肠内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效果,且起效快,在防治并发症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但是西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低于中药,且存在一定副作用[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见这样的广告:“使用纯中药制剂,糖尿病将被彻底治愈”。这是错误的,是一种谎言。就目前情况来看,糖尿病依然是医学界尚未攻克的难题之一,不论是中医中药还是西医西药,均只能起到延缓和控制病情进展的效果,并不能彻底将其治愈。但是近些年很多医院已经积极探索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效融合二者优势和特点,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尽快降低机体血糖水平,阻止和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中西药搭配提高临床疗效

大多数均认为西药起效迅速,中药安全平和,因此将二者有效结合,将明显提高治疗安全性。

1 腹泻:黄连+抗生素

当人们因为饮食不当感染了细菌后,会出现腹泻、腹痛症状,就诊检查如果确诊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时,西医通常会开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治疗药物,而此时如果联合应用中药黄连,中药和西药相互配合,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2 发烧:柴胡+阿司匹林

部分中药和西药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或取长补短,或借助另一方的功效提升自身功效。例如由病毒性感染引发的发烧,可以使用柴胡类中药治疗,起到明显解热的作用,且退热迅速,药物毒性较低,而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一些解热镇痛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将会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但是也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西药和中药都可以联合服用,患者用药时应严格遵守医嘱合理选择,不能滥用。

部分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

其一,对于牛黄解毒片、解暑片、麻仁丸等药物中含有大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能与多酶片、胃蛋白酶、胰酶等同时服用,以免大黄影响这些酶的消化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其二,对于贝母枇杷糖浆、香莲丸、小活络丹(丸)等药物中分别含有贝母碱、黄连碱和乌头碱,如果与氨茶碱、咖啡因、阿托品等西药联合服用,极易增加这些药物的毒性,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中毒情况。

其三,对于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保和丸等中成药,与胃舒平、碳酸氢钠、氨茶碱、氢氧化铝凝胶等西药不宜同时服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上述西药为碱性药物,而中成药为酸性药物,如果患者同时服用,极易因为酸碱中和作用失去治疗效果。

其四,防风通圣丸、止咳定喘丸、麻杏止咳露等药物不宜与降压药物联合服用。麻黄碱能够升高血压,收缩血管,若同时服用极易削弱降压药物的疗效。

其五,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优糖等降血糖药物期间,不能同时服用鹿茸、人参以及甘草等中药。这些中药可以减少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分解,促使糖原异生,从而进一步升高血糖,加重病情。

目前,医学界通行的糖尿病规范治疗方法由五部分组成,包括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运动、饮食、血糖监测、药物等。分析其中的药物组成部分,包括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等。不可否认的是糖尿病西药治疗方法较中药治疗方法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且迅速,但是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法之后,虽然机体异常升高的血糖能够得到一定控制,但是患者也会出现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而此时依据中医理论明确患者病情类型,如“气阴两虚”或“燥热伤阴”等证型,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经过综合调治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明显改善,这同时也是西药所欠缺的。

鉴于此,糖尿病的中西医搭配治疗,无论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是调整各项理化指标,均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且经过多年的实践,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主要包括以下应用:

其一,避免口服降糖药物失效。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磺脲类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情况,已经成为医学界一项研究难题。患者在保持磺脲类降糖药物用量不变的基础上,分别予以中医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其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部分中药具有降糖功效,此时与具备同样功效的西药联合使用,能够明显减少西药的使用剂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将明显减少。

其三,防治并发症。糖尿病中医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采用穴位注射、中药熏洗等方法。此外,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中医中药疗法也已经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其四,改善胰岛素抵抗。中医中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疗法与西药联合治疗,能够明显增加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例如决明子、知母、黄芪、生地、丹参、黄连等制成复方制剂,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莹,胡剑卓.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J].饮食保健,2019,6(29):296-297.

[2] 康杰,赵桃燕,曹秋青,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49(21):256.

[3] 冯丽君.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6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