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七月下-14期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东方药膳》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田云鸿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 贵州 铜仁 554200

【摘 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可行的改进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我院妇产科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总结各类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其实施该方案,选取患者满意度以及纠纷事件发生率为观察指标,追踪方案实施的效果。 结果:对策实施后,科室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明确各项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较好的实现科室护理水平的提升,并改善护理纠纷问题。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护理满意度是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临床护士应当采取何种护理方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是现阶段各个科室开展护理工作时必须面对的难题。针对妇产科护理,考虑到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都将遭受影响,甚至演变为护理纠纷。鉴于此,本文就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14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作为不安全因素分析的临床数据。另选取2018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07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对其实施基于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的解决对策。患者的年龄为23—54岁,平均(30.5±4.2)岁。

1.2 研究方法

对2017年我院妇产科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护理期间发生纠纷的共有18例患者,而在护理不安全因素问题上,大致可分患者、护士以及管理三个层面进行讨论。

患者层面 (1)患者自身缺乏对其所患疾病的正确认知;(2)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负面情绪;(3)对治疗与护理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继而引发心理落差问题。

护士层面 (1)护士缺少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实践经验;(2)护士的专业技能不熟练,服务态度不佳;(3)护士缺乏临床护理应有的责任心,不能严格按照各项护理程序进行操作;(4)护士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不能对护理工作的潜在风险引起重视。

管理层面 (1)管理制度的落实环节,缺少科学的效果追踪方案;(2)护士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护士存在长期高负荷工作的现象。

针对上述不安全因素,本次研究拟采取如下改进对策。

患者层面 (1)患者入院后,即进行简单的调查,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2)根据调查的结果,明确健康宣教环节的重点内容,并据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3)护理期间,护士采取合理的沟通技巧,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表现,必要时给予患者正向引导;(4)适时地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期效果,并叮嘱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风险因素,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护士层面 (1)加强科室内护士的综合培训,重点关注护士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并发症防治能力以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2)组织护士进行既往纠纷案件的分析,以此增强护士对不安全因素控制的重视程度;(3)在开展护士培训的过程中,明确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方法,并进行相应技能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护士,择期安排护士进行再次培训。

管理层面 (1)建立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2)参考接诊患者的数量以及科室现有的护士资源,建立基于弹性工作理念的排班制度;(3)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对护士的奖励机制进行调整,保障护士的工作热情。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采取我科自拟的满意度问卷,对107例患者展开调查。统计护理期间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计算纠纷发生率,并与2017年的数据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即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对策实施以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4.39%(101/107)。对策实施前后科室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

时间

总例数

患者层面

护士层面

管理层面

总发生例数

总发生例数

实施前

214

13

5

7

18

8.41

实施后

107

2

1

2

1.87*

注:*表示与实施前相比,P<0.05。

3 讨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健康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医疗服务的质量需求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护理角度来看,既往护理实践中,由护理纠纷引起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与患者方关系的建立以及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针对妇产科护理,孕产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其精神压力相对较大,加之妊娠带来的一系列反应,都使得这一群体容易出现负性情绪,继而迁怒于护士;妇科疾病患者多存在病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而女性的心理较为敏感,一旦护理操作不当,将可直接引起患者与护士的争论,甚至演变为护患纠纷。鉴于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可能给整个护理服务带来的巨大影响,王春菊等 [1-2]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此类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回顾我科近年来的护理实践,纠纷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其对科室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还给其他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带来了一些不良效应。为掌握护理阶段潜在的风险,我科护士对既往发生的纠纷事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得出了患者、护士以及医院管理三个层面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在此基础上,科室全体护士进行了针对不安全因素控制的讨论会,提出了科室护理风险防范的对策。从本次研究得出的数据来看,该对策的实施,明显减少了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而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方面,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39%。

综合上述分析,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考虑到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护理服务的复杂性,一线护士应当高度重视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不安全因素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改进方案的设计者根据临床实际与现有研究结论,围绕妇产科护理对象的需求,明确需要重点控制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实现不安全因素的良好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春菊.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研究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5):2871-2871.

[2] 钮戌英.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10(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