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超声诊断临床意义
王清华
京东中美医院 彩超科 河北 廊坊 065201
【摘 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意义。方法:以本院55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样本,年龄(31.67±7.41)岁。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为A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为B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C组,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本文研究,A组胚囊型18例(78.3%),不均质肿块型14例(73.7%),混合包块型11例(84.6%)。B组胚囊型21例(91.3%),不均质肿块型16例(84.2%),混合包块型13例(100%)。A组总诊断率43例(78.2%),B组总诊断率50例(90.9%),三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时,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获得较高诊断率,可准确确定妊娠囊位置,对妊娠囊形态、基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医生可通过阴道超声早期诊断病情,规避子宫出血等病情发生,在临床诊断上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超声诊断
前言:
产妇剖宫产术后数小时后,切口边缘逐渐粘合,形成瘢痕部位,瘢痕部位由纤维蛋白束、胶原束构成。待患者恢复3d~5d,子宫内膜腺体出现淋巴管、新生血管以及内壁疤痕,半月后子宫疤痕逐渐肌肉化,无法恢复成术前状态。瘢痕部位妊娠是指胚胎在瘢痕位置着床,是一种异位妊娠,是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患者结束妊娠时,易引发大出血,早期诊断瘢痕部位妊娠意义重大。为研究超声检查在诊断早期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本文于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随机选取55例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55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样本,年龄(31.67±7.41)岁。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为A组,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为B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C组,展开对比分析。
1.2 方法
A组为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让患者检查前饮足温水,保持膀胱充盈,保持仰卧位,涂抹耦合剂,将探头放置在耻骨联合位置腹壁,从多个切面扫描,对患者子宫附件及相关情况记录,并对受检者肾、肝、胰等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积液。
B组为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先将患者膀胱尿液排空,取膀胱截石位,在探头顶部涂抹耦合剂,套无菌橡胶套,缓慢送入阴道内,将探头紧贴阴道穹隆壁及宫颈壁,从横向向纵向扫描,观察子宫附件区域的包块、子宫内膜厚度等,对瘢痕妊娠内部以及血流情况展开检查,测量阻力指数的大小,检查瘢痕妊娠囊和膀胱之间肌层厚度,查看子宫峡部是否存在血流和回声的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的准确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诊断结果对比
A组总诊断率43例(78.2%),B组总诊断率50例(90.9%),三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诊断结果对比
组别 |
例数(n) |
胚囊型(n/%) |
不均质肿块型(n/%) |
混合包块型(n/%) |
总诊断率(n/%) |
A组 |
55 |
18(78.3) |
14(73.7) |
11(84.6) |
43(78.2) |
B组 |
55 |
21(91.3) |
16(84.2) |
13(100) |
50(90.9) |
C组 |
55 |
23 |
19 |
13 |
55 |
3 讨论
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剖宫产分娩产妇逐渐增多,造成瘢痕部位妊娠出现率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该病症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为宫内早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易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造成难以控制的情况,严重时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及早诊断病情有助于降低死亡率[1]。诊断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常根据临床表现、超声检查以及生育史展开,超声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指标,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通过超声检查,患者子宫腔内部、宫颈管内部未见妊娠囊。子宫峡部前臂可见妊娠囊。妊娠囊以及膀胱间肌壁较弱。同时可观察到不均匀回声包块,孕囊形状不规则。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清楚观察到妊娠囊大小、形态以及位置等情况,低回声声像图可呈现出手术切口位置以及妊娠囊位置的关系,对子宫肌层仔细观察血流分布情况,检测子宫肌层厚度指标,提示剖宫瘢痕部位妊娠,可指导医生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2]。
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超声诊断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阴道超声在临床诊断上具有更高的价值,可通过阴道超声图像明确包块类型,对确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对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分辨率更高,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诊断结果不会受到肥胖、肠管、气体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对患者盆腔组织进行仔细观察,对妊娠位置进行明确,从而有效区分膀胱壁以及子宫峡部,准确测量瘢痕肌壁厚度,提高诊断准确率。经本文研究,A组胚囊型18例(78.3%),不均质肿块型14例(73.7%),混合包块型11例(84.6%)。B组胚囊型21例(91.3%),不均质肿块型16例(84.2%),混合包块型13例(100%)。A组总诊断率43例(78.2%),B组总诊断率50例(90.9%),三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证实诊断瘢痕部位妊娠可采用阴道超声检查,通过观察超声图像辨识瘢痕部位妊娠的指征,从而诊断患者病情,对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及早发现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可有效规避人工流产手术大出血的情况,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综上所述,在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时,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获得较高诊断率,可准确确定妊娠囊位置,对妊娠囊形态、基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医生可通过阴道超声早期诊断病情,规避子宫出血等病情发生,在临床诊断上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艳丽.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意义[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6):183-184.
[2] 周键.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