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七月下-14期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脊柱后凸成形术后<br/>行周期性康
《东方药膳》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脊柱后凸成形术后
行周期性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文艳

佛山市中医院骨一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脊柱后凸成形术后行周期性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患者均进行脊柱后凸成形术,随机分为常规功能锻炼的对照组(35例)与周期性康复训练的观察组(35例),观察患者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swestry指数低,ADL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脊柱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周期性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后凸成形术;周期性康复训练;临床效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患者大多耐受力差,如果进行开放性手术,会对其造成较大伤害,并且术后恢复较慢[1]。脊柱后凹成形术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将其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但是患者术后依然需要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2]。本文选取我院脊柱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分析周期性康复训练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脊柱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女为23例、12例,年龄54至76(66.83±6.27)岁,观察组男、女为21例、14例,年龄54至78(67.52±6.11)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术后3天下床活动,可以进行适量走动,术后7天,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矫形支具,并严格控制锻炼强度。

观察组予以周期性康复训练,①术后1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主动训练,挺腹训练,1天3次,1次10min,直到患者可以轻松挺腹。②五点支撑训练时,双肘、双足及头颈部着床,身体腾空。三点支撑训练时,双足、头颈部着床,身体腾空。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确定支撑训练时间及幅度,不能超出患者耐受范围,直到支撑训练不存在难度。③进行坐立、站立、行走训练,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确定训练时间,循序渐进的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过度活动对患者患者造成损伤。④患者出院后,还需进行电话指导,叮嘱患者持续训练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腰椎功能:胸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量表,计算Oswestry指数,得分越高,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数据、计数数据分别表示为均数±标准差、百分率,分别用t、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Oswestry指数、ADL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Oswestry指数(31.29±3.27)分,ADL评分(78.22±3.82)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1。

表1 腰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分)

组别

Oswestry指数

ADL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35)

46.28±5.12

20.73±3.45

44.93±5.92

92.17±2.25

观察组(n=35)

46.32±5.38

31.29±3.27

44.37±6.38

78.22±3.82

t

0.0318

13.1428

0.3806

18.6154

P

0.9747

0.0000

0.7046

0.0000

3 讨论

脊柱后凹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该手术方式具有较广的手术适应证,将其应用手术耐受力较差的老年患者中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即刻止痛的效果,并且能恢复椎弓根稳定性,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患者治疗后,椎弓根高度依然存在慢性丢失的情况,并且不能保证远期疗效[3],针对这些缺点,临床必须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

骨折术后功能训练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能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有利于组织修复,最终促进功能恢复,并且手术效果与功能锻炼也有着密切联系。 本文结果中,干预前,两组Oswestry指数、ADL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Oswestry指数(31.29±3.27)分,ADL评分(78.22±3.82)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本文中,给予脊柱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周期性康复训练,为患者制定了一套周期性康复训练方案,加强了腰椎训练内容,并要求患者从卧床就借助于身体支撑进行简单的腰椎活动和受力训练,有利于患者局部血供的尽早恢复,还有利于炎性介质代谢,并且能促进组织修复。通过对患者腰椎早期功能训练,使其肌肉群力量得到了有效改善,提高了躯干活动度及运动速度。在此过程中,不仅在院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在其出院后继续指导患者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能较好的巩固康复训练效果,提高活动能力,保持腰椎形态的长期稳定。

所以,给予脊柱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周期性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宇,王英东,杜玲.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康复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5):854-856.

[2] 王大寿,吴黔鸣,陈艳,等.脊柱后凸成形术联合周期性康复训练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62(16):49-51.

[3] 连俊锋,严瀚,郭奇峰,等.单双侧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7,23(4):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