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缓解期如何合理用药
张 香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20
心绞痛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较急、病情较重、容易猝死等特点。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心前区压迫性疼痛或发作性胸骨后疼痛,患者胸口部位会感受到憋闷感,时间持续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根据患者病情及机体的不同,有时会放射到左肩膀、咽喉、左臂等处。常因为过度劳累、寒冷、情绪激动、运动、进食等诱发出病情。该病来势凶猛,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一旦发作,患者必须尽快服药,为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效果,做好提前预防工作,需要患有心绞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好用药习惯,并配合好相关的用药注意事项,坚持合理用药。
1 心绞痛及其用药误区
心绞痛因为发病较急、病情较重等原因,一旦未及时接受正确的自救,紧急就医,很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疾病发作后的恢复程度等产生重大的影响,较易引发患者猝死。因此,心绞痛患者发作后,必须争分夺秒采取合理的用药自救。该病的发作原理为:机体冠状动脉过于狭窄,引起心脏供血量不足,发生锐减现象,当机体冠状动脉的狭窄率发展至60%-70%以上时,非常容易因为某些诱因,比如情绪波动过大、气候变化引起的寒凉、饱餐、活动量增多、过度劳累等诱发患者心脏供血量不足,从而导致心绞痛发作。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因为心脏缺血过久而诱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呼吁一些冠状动脉已经严重狭窄,但是平日里并未出现心绞痛的患者,一旦发病应立即就医,因为这类患者第一次发病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部分冠状动脉狭窄不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突发心绞痛后未能及时用药而致猝死。
心绞痛缓解期虽然不会发作病情,但仍然需要坚持长期正确与合理用药。因为病理基础仍然存在于患者身上,动脉中存在的斑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增大,随时可能造成血管堵塞,致使心脏供血不足,会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相当于一颗不定时炸弹长期存在于患者体内。因此,心绞痛患者必须保持日常用药,同时采取合理的用药习惯与科学的用药观念。
2 心绞痛缓解期的用药种类
从药理学中的“预防性用药”角度出发,心绞痛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或稳定,仍然需要长期用药以控制和预防病情反复发作。那么,心绞痛缓解期患者究竟该怎样用药?如何把握合理的用药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
2.1 受体阻滞剂
此类药品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等功效,从而达到降低患者心肌耗氧的目的,促使患者心脏非缺血区域的血管收缩能力,重现分布血流,以改善心脏缺血区供血不足的问题,使舒张期得到延长,增加患者冠状动脉血液灌注量。较常使用的药物包括:心得安(普纳罗尔)、氨酰心安(阿替洛尔)、倍他乐克(美托洛尔)等,因此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引起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痉挛等症,因此在患者长期服用此类药物时,一定注意从小剂量用量开始服用,停药时也应该逐步逐量递减,防治出现撤药综合征。
2.2 硝酸酯类
此类药物是心肌绞痛患者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主要应用在病情发作时,以扩张患者静脉为主,从而减少心肌做功与回心血量,达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流速的目的,进而解除动脉痉挛。较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消心痛、硝酸甘油。
2.3 钙拮抗剂
此类药物的预防机制为扩张心脏周围动脉,减缓心率、减少心肌做功、降低心肌耗氧与心脏后负荷,从而解除动脉痉挛。此类药物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尤其是因为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2.4 调脂药物
此类药物具有调节患者血脂水平,稳定动脉血管粥样斑块的功效,可以降低患者冠心病发作时的危险性。较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普拉固(普伐他汀)、舒降之(辛伐他汀)、立普妥(阿托伐他汀)等,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在服用期间应该注意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与患者体内肌酸酶激素的变化情况。
2.5 抗凝剂与血小板抑制剂
此类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情况,促进患者心脏流速,对心绞痛疾病有非常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意义重大。较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波立维、潘生丁、阿司匹林、抵克立得等,此类药物可长期服药,但是部分患者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会产生肠胃道、出血等症状,还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
2.6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抑制剂
此类药物具有扩张心脏周围动脉血管,减少心肌做功,降低心脏后负荷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泵功能,完成心室重构,调整患者的肾血流动学动力。较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怡那林(依那普利)、洛汀新(苯那普利)、开博通(卡托普利)等,均可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有包括:高血钾、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因此患者服药时应该谨遵医嘱,合理用药。
3 关于心绞痛合理用药的几点建议
根据心绞痛疾病的发病特点与发病机制,在采取常熟药物治疗、预防此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确保合理用药:(1)上述药物均复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数可以终身服用,从该病需要长期预防、控制的角度来讲,患者不可轻易停药,如遇特殊情况,比如病情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根据就医结果来调整药用剂量与品种。(2)心绞痛缓解期患者如果出现其它疾病,更应该谨慎用药,以免发生因为用药不当,引发心绞痛发作的药物,比如甲状腺激素、麻黄碱等。(3)患者在缓解期间如果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减少、增加药量,或者更换药物时,应该由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之后再做合适的改动。严禁患者或家属自行更改用药剂量或者换药,以免出现病情加重,诱发更严重心血管疾病的事件发生。(4)心绞痛患者在经过一段治疗之后,其症状逐渐得到改善,直至消失,经心电图、常规检查等均为发现任何其它问题,患者不能擅自停药,应该遵照医嘱,在其指导下采取逐渐减少服药剂量的方法,让机体有一个缓冲阶段,去适应药量的减少,不能全部停药。患者最后按照“最小维持量”来服用药物,起到长期保护、预防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心绞痛患者因控制不当或外界因素等影响,导致的病情随时发作事件,患者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合理的用药观念。心绞痛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在治疗、预防期间应该同样建立起长期服药、终生服药的观念,这样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疾病的发生频率,帮助患者减少入院次数、减慢病情发展速度,既能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实现延长患者生命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