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病临床诊治要点
岳春燕
宣汉县人民医院 四川 达州 636150
肠道息肉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对于这些能够长在肠道任何位置的小“疙瘩”忽视其潜在的危害,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相当一部分人发生肠道息肉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候发现肠道有息肉。对于一些有症状的患者常表现为粘液血便,或者出现便秘,腹痛等,还有的会出现肠套叠,但出现这种症状的少数肠息肉患者可能有癌变的发生,因为息肉本身就存在恶变的风险,所以应当足够的重视,积极进行干预,排除潜在风险。尤其是一些家族中出现类似病变或者患有大肠癌的患者,更要警惕息肉有恶变的风险。肠道息肉病则是肠道息肉数量超过100个,在肠道内分布广泛,常常伴有特殊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类型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他的还有cardner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往往有家族遗传性,还有由腺瘤演变为癌症的发展史。所以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定期复查,如果父母中一方患有此病,其子女需要尽早行肠镜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预防肿瘤的发生。对于家庭无此类似病变的,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肠镜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肠道病变及早癌,早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大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本文将主要介绍肠道息肉病的诊治要点。
1 肠道息肉病如何诊断?
1.1 本病常常在体检的时候发现
临床表现常常不能够帮助诊断此病。所以依靠一些辅助检查如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诊断,常用的方法有:电子结肠镜检查、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等,能清晰地发现肠道息肉,早期做出诊断。内镜下直视检查是诊断肠息肉首选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视观察、清晰、准确的优点,根据肠息肉的大小及形态取活体组织送病检可以确诊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一般而炎,息肉越大伴表面糜烂出血,其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越大。息肉可按病理分型分为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是增生性息肉,一般而言不会发生癌变,目前仍主张早日切除。炎性息肉,是在肠黏膜由于感染或者免疫异常时候发生的炎症反应形成的增生物,但是这种息肉是否会演变为癌尚不明确。腺瘤性息肉往往有癌变的倾向,发现后应早日切除,腺瘤型息肉约占大肠息肉的5%左右,一旦发生癌变,患者往往表现为愈后不佳。
1.2 放射性影像学诊断:
对于患者诊断肠道息肉病有一定诊断价值,如钡餐能够准确的诊断息肉病变部位,但是对于过于小的息肉(小于1cm)容易忽略,也不能够对息肉的性质进行有效的分类,只能作为帮助诊断。B超可能由于肠道内含气体较多而临床意义不大。所以本病的诊断首选内镜检查和病理的诊断。
1.3 基因诊断:
可以对患者的粪便的提取液进行基因检测能够对本病进行筛查 适合于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
2 肠道息肉如何治疗?
2.1 内镜下手术治疗
目前无有效的药物能够对肠道息肉病患者进行治疗,所以对于发现息肉不论大小、有无蒂的良性息肉与早癌息肉均可行内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或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如果息肉癌变分期已超过早癌、应选择腹部手术摘除恶性肿瘤,往往愈后较差。目前在国内外、内镜下肠道息肉治疗术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用内镜直视下进行息肉的电凝术及切除术、被多次临床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等。术前应当充分进行肠道清洁、口服洗肠液或肥皂水灌肠。术前注意禁食禁水、保持安静、不剧烈活动。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保护黏膜等治疗、防止由于肠道手术造成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有些患者息肉较多、不能一次清除完的还要多次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可以根据患者的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和有无蒂来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在多发半球状的小息肉使用灼烧法、有蒂的息肉的使用电凝圈套切除术、无蒂广基大息肉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等、早癌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或内镜下粘膜下剥离术等。
2.2 肠道息肉病的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发生癌变分期超过早癌,应考虑腹部手术并且在术中病理检查进行分期,选择肠道切除范围,对于病变肠管的切除多少根据临床分期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幼年型肠息肉病的患者甚至切除全部的肠管,但是要特别注意保护肛门括约肌。
3 肠道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要注意护理,特别是切除肠管的患者,其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此外行手术后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一些出血可能在手术后不会立即发生,在手术后2-3天能够在患者大便中出现便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必要时候需要止血治疗。而且患者术后胃肠蠕动恢复需要较长时间,特别要注意禁食1-2天左右,然后根据病情食温凉流质饮食,所以术后应当常规住院一周左右,具体住院天数应根据病情而定。部分患者切除肠管可能伤到肛门括约肌,可能导致排便异常。
3.1 坚持复查,肠道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往往向大肠癌的方向进展,应早日切除,定期复查肠镜。其它类型的良性息肉结合病检及随访结果而定,特别是腺瘤型息肉也主张发现后越早切除越好,定期复查肠镜。而且因患者肠道清洁不彻底,息肉数目较多,有可能会漏切,所以即使手术切除后也要注意定期复查肠镜。定期复查的频率需要根据医嘱来决定。
3.2 患者息肉切除后仍然是大肠癌好发人群,所以要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锻炼提高体质都有助于预防癌症发生。高脂肪、高蛋白、精细食物、油炸食物、烟熏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往往被认为是大肠癌发生的诱因,应当尽量避免。此外一些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的食物也应当避免食用,多吃新鲜营养丰富蛋白质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情绪都是预防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