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白 琳
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 (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治疗效果的改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依从性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病因是由于身体内分泌调节机能的缺陷,对糖类物质的转化吸收出现障碍。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眼、肾、神经 以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最终导致的功能不全甚至衰竭,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命活动。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医学分会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4.25亿,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14亿,占全球患病人数的26.8%,是全球患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1]。患者的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如口服药、定期复诊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 [1]。我们希望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式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进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经伦理委会审核通过并由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64.35±2.96)岁,观察组男30例,女150例,年龄59~71岁,平均年龄(64.58±3.12)岁,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认知干预
通过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概念、发病原因、机制、治疗措施。使患者明白糖尿病虽然需要终身治疗,但只要严格控制血糖,就能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血糖监测和记录、合理饮食和运动治疗,做到观察的正确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包括用药时间、剂量 、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2.2 心理干预
主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同时减少家属的应激、焦虑情绪,在患者焦虑、烦躁时能关心、理解、支持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多存在顾虑,认为胰岛素会形成依赖,或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对其有抵触情绪或拒绝使用。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耐心教育,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让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其疑虑,接受长期使用胰岛素[3]。
1.2.3 行为干预
改变患者及家属的不良生活方式,帮助其均衡饮食。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告诉患者通过替换、减少、限制的方法进行饮食控制,按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计算总热量[4]。食物选择以大米、小麦、绿色蔬菜和含糖量少的鲜水果为主,限制高热量、高胆固醇食品。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喜好以及现有的身体状况制定个人运动计划 ,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让患者养成写疾病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饮食 、运动 、服药 、血糖 、胰岛素注射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组间比较,计量指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
2.2 对两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治疗结果比较
表1 两组依从性比较(例数/百分比)
分组 |
总数 |
药物依从性/百分比 |
饮食依从性/百分比 |
运动依从性/百分比 |
观察组 |
50 |
48/96 |
46/92 |
42/84 |
对照组 |
50 |
22/44 |
21/42 |
18/36 |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数/百分比)
分组 |
总数 |
血糖正常/百分比 |
血压正常/百分比 |
血脂正常/百分比 |
体重正常/百分比 |
观察组 |
50 |
49/96 |
48/96 |
42/84 |
44/88 |
对照组 |
50 |
29/58 |
26/52 |
20/40 |
19/38 |
3 结论
现在医院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常见的有注射胰岛素和服用降血糖药物。但是通过以上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的对比,我们发现单纯的药物治疗对于治疗糖尿病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其依从性,最终能够大幅提高其治疗效果。
经过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血脂、血压、体重控制明显优于未接受护理干预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血糖的正常人数比例为58%,通过护理干预其血糖正常人数比例为96%。血糖指标可直接反映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极大的减少慢性高血糖引起的人体多系统的损害,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5]。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不断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患者能主动坚持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按医嘱用药,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健的效能,使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降低疾病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长期控制疾病,减慢病程进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值得临床并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医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2018).
[2] 陈丹青、卢炳章.内科疾病护理[M].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2.
[3] 高敏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6.
[4] 邓荣.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 .医学前沿,2009, 15.
[5] 郑文彬.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