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郑海洋
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缓解效果,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寻找有效护理模式。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缓解效果明显,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恶性肿瘤;恶心呕吐
恶性肿瘤,人类三大死因之一。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据全球癌症年报显示,2018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810万例,死亡病例960万例。其中亚洲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50%,死亡病例约70%。我国每天约有7700多名患者死于癌症[1]。随着肿瘤学发展,肿瘤治疗的手段虽日趋多样化,但化疗仍是常用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产生抑制与杀伤作用,对正常的细胞也产生同样的作用,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化疗反应尤其是恶心呕吐症状是化疗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 这也是患者拒绝二次化疗的重要原因。能否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来有效减轻化疗所导致的恶心呕吐值得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经伦理委会审核通过并由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8.45±3.86)岁,其中肺癌14例,肝癌9例,乳腺癌9例,卵巢癌8例;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0~52岁,平均年龄(44.58±4.12)岁,其中肺癌13例,肝癌11例,乳腺癌9例,卵巢癌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类型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建立干预基础:关心体贴病人,态度热情、诚挚,详细了解有关病情、全面深入的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取得高度信任,建立起新型的护患关系。
1.2.2 认知干预:告知患者化疗的目的及其必要性,恶心呕吐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只要积极配合护理手段的实施,恶心呕吐随着化疗的结束会明显缓解。消除患者对肿瘤的恐惧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和情感。
1.2.3 情绪干预
在化疗过程中,针对病人的负面情绪,鼓励其采取有效的应对行为。告知病人在其处于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对于应对疾病、缓解病情至关重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其诉说,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同时安排曾进行过化疗并康复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教,传授经验交流体会,转变病人的负面情绪[2]。
1.2.4 行为干预
化疗期间,有意识地教会病人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意念想象治疗。使病人忘记自己的痛苦,找回失去的快乐感觉[3]。化疗期间应给予病人止吐及镇静药物,可播放舒缓的音乐、分散注意力,避免不良刺激、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病人呕吐物要及时处理,呕吐后应漱口洗脸、口含生姜片或喝一点姜汤。
1.2.5 社会支持
告知患者家属应尽最大的努力为患者提供最后的关怀,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为患者提供最坚实的感情支持。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组间比较,计量指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P<0.05)。
2.2 对两组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结果比较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分组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轻微缓解 |
未缓解 |
合计 |
观察组 |
16 |
18 |
4 |
2 |
40 |
对照组 |
8 |
12 |
11 |
9 |
40 |
3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引发恶心与呕吐的症状,部分患者采用止吐药物进行治疗后可得到一定的缓解[4]。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本身需要忍受疾病的折磨,同时还要承受心理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常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这类患者采用止吐药物时通常效果不佳。在采用药物止吐的同时,若能结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适应能力、主观能动性等,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合理、规范、主动、持续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刺激治疗耐受性的目的[5]。通过建立干预基础、进行认知干预、情绪干预、行为干预,同时配合社会支持等一系列心理护理干预手段,能够非常有效缓解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后相比对照组患者其恶心、呕吐的现象明显得到改善,其中无恶心、呕吐的共16例,而对照组仅8例。不仅迅速改善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同时还缩短了患者的化疗时间,同时还保证了化疗的连续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缓解效果明显,同时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报告(2018).
[2] 陈大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干预[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09,10(13):83-84.
[3] 黄鹤,张军.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化疗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2,22(12):5131-5131.
[4] 苏盈,李彤.恶性肿瘤化疗后呕吐的中西医护理[J].医学信息,2011,11(16):143-144.
[5] 林芳菲.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0,18(3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