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下-8期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
《东方药膳》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

马国妹 张 萍*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功能科 河北邢台 054000

【摘 要】的:本文主要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进行探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共收治的64名子宫肌瘤患者以及64名子宫腺肌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属于子宫肌瘤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属于子宫腺肌疾病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对各种疾病指标进行检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病灶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疾病基本符合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患有子宫肌瘤疾病或者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超声诊断检查结果的基本符合率达到了90.63%以及93.7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病灶血流阻力指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对患有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时,使用超声图像联合血流阻力指数和子宫血流阻力指数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将疾病的基本符合率进行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临床;对比观察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腺症实际上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主要是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入侵到了患者的子宫肌肉层的部分,从而形成的一种病症。这两种疾病的存在会对女性患者的机体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者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针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所有的数据信息都是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共收治的64名子宫肌瘤患者以及64名子宫腺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以及基本资料等内容,为了准确的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情况,研究人员需要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诊断符合率,血液阻力指数,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从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年龄最小的患者有2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有44岁,基本资料与研究结果之间并没有密切的联系。

1.2 方法

患有子宫肌瘤疾病与子宫腺疾病的患者都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疾病情况进行诊断操作,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始终保持仰卧位。医务人员按照子宫附件,子宫动脉,子宫壁,具体病灶区域,病灶周围的顺序,对腹部区域进行超声检查。

1.3 观察指标

为了更好的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诊断符合率,病灶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为了能够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更具有明确性,研究人员使用了医院专用的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操作。

2 结果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进行诊断,在64名子宫肌瘤患者中,有58名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符合率达到90.63%,有60名患者确诊为子宫腺肌疾病,符合率达到93.7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肌瘤与子宫腺疾病的整体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这对女性患者的机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临床治疗中进行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有子宫肌瘤或者子宫腺肌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时,往往会存在将这两种疾病进行混淆的情况,这种导致诊断的错误率大大提高。首先子宫肌瘤疾病是女性群体生殖器官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大部分患者往往会因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出现增生而形成。子宫腺肌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的子宫膜通过局限性或者弥漫型的姿态进入到基层当中,导致子宫存在不规则姿态的现象,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大,子宫出血等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疾病进行检查,可以直接地显示出这两种疾病的具体病灶特征并清晰的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进行展现。除此之外,它能对水流的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促进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虽然子宫肌瘤跟子宫腺肌疾病在超声诊断的福利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小,但是这两种疾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以及病灶的血流助力流指数方面的数据却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医务人员们可以利用这些参数之间的差别,对患者的具体疾病发展情况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 周敏,陈锦云,唐良萏,等.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0).

[2] 李国政,苑敏,吴子芳,等.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的价值[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2).

[3] 吴忆锋.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

通讯作者:张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