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上-7期
黄芪真武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作用评估
《东方药膳》

黄芪真武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作用评估

纪 翔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目的:探讨黄芪真武汤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治疗的作用,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8~2018.3收治的50例CHF患者,25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纳入A组),另25例采用常规西药+黄芪真武汤治疗(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疗效。 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高于A组72.0%(P<0.05);治疗后,B组LVEDD、LVEF及NT-pro BNP浓度改善效果均优于B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真武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西药;黄芪真武汤;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危重病症,死亡率较高。大量资料表明,中药具有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等作用,在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心室功能等方面也体现出良好疗效。本文选择50例CHF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究黄芪真武汤在本病治疗领域发挥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CHF患者均来源于2017.8~2018.3期间收治的,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X线、心电图等指标确诊,甲、乙两组,每组各30例。甲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4~74(57.4±2.4)岁,患者对本次研究自愿参与,排除合并严重过敏反应、精神类家族史者等。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男女构成比为14:11,年龄(52.7±10.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17例。B组男女构成比为3:2,年龄(54.3±9.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16例。两组患者以上资料经比较,有明显的均衡性( 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一经确诊后,均予以卧床休息、吸氧、低盐饮食、针对心衰的诱因及病因治疗、A组予以降压、纠正心律失常、抗感染、利尿剂及强心剂等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以上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黄芪真武汤:黄芪110g,茯苓、芍药各10g,白术、制附子各8g,干姜5g。开水煎制,1剂/d,早晚饭前顿服。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后,对比疗效。

1.3 疗效评价

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①显效:心功能改善≥II级,或心功能恢复至I级;②好转:心功能改善I级,但未达到I级水平;③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别或有恶化趋势。用显效率+好转率去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左室收缩末内径( LVESD) 与NT-pro BNP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2007表格与spss20.0软件包分别统计与处理实验数据。经计算,若P<0.05,则提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经1个月治疗后,B组符合显效、好转的病例数分别为20例、4例,A组分别为11例、7例,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组别(n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B组(25)

20(80.0)

4(16.0)

1(4.0)

24(96.0)

A组(25)

11(44.0)

7(28.0)

7(28.0)

18(72.0)

2.2 主要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治疗前,A、B组LVEDD、LVEF及NT-pro BNP浓度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所有患者LVEDD、NT-pro BNP浓度均降低,LVEF水平上升,B组以上指标改善效果比A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组别(n

时间

LVEDD

LVEF(%)

NT-pro BNP(ng / L)

B组(25)

治疗前

69.1±6.4

37.1±7.0

1252.1±168.4

治疗后

60.1±7.2

59.6±8.5

935.7±170.5

A组(25)

治疗前

67.4±6.0

38.4±6.6

1187.4±180.2

治疗后

65.9±6.0

48.5±8.0

1051.4±182.6

3 讨论

在祖国中医领域中,CHF属于“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病灶部位虽在心,但和肺脾肾亏损存在相关性,是本虚标实的病症,肺脾肾阳气不足,血运乏力,早期心肺气虚,临床表现以气、无力、心悸等为主,病情进展过程中逐渐累及肺肾,后期表现为心肾阳虚、合并程度不一的血癖、痰浊、水饮等症状。

黄芪真武汤是温阳利水常用方剂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该中药方剂具备温阳利水的功效,可降低全血粘稠性、降低血流阻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肾脏中的血液流量,进而促进机体排尿过程,实现消肿、化疲等目标。方剂中的制附子性温,有增强肾脏阳气的功效、进而提升心阳;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泽泻、猪菩、车前子利水渗湿,生姜辛温,入心经,作用是驱散心下积水,白芍敛阴和阳,能养经脉;黄芪能提升心肌收缩力、优化微循环,拓展血管管径,增加心肌细胞血流量,降血压,进而实现对心肌细胞功能的有效保护,阻碍心肌细胞衰亡过程,对心衰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能有效纠正 [3]。以上方剂联合应用,共奏益气、温阳、化疲、利水的功效。

NT-pro BNP钠尿肽前体裂解的主要产物之一,其半衰期较长且体外稳定性较高,是当下临床用于评估心衰疗效与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NT-pro BNP浓度越高,提供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在本次研究中,B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真武汤治疗,结果表明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LVEDD、LVEF及NT-pro BNP浓度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黄芪真武汤用于CHF临床治疗,能够更高的改善患者心功能,优化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丽.益气温阳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18-119.

[2] 姚萍.真武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心衰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6,37(09):1044-1045.

[3] 占新辉,王微,符思.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02):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