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咳嗽
过程中的效果观察
张文文 亓玉静
莱芜市中医医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咳嗽过程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肺炎而入院进行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9人和观察组49人。两组患者均进行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总体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与肺啰音消失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特色应用到痰喘散穴位治疗小儿肺炎咳嗽的过程中,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咳嗽的时间与肺啰音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医特色;痰喘散穴位敷贴;小儿肺炎;咳嗽
小儿肺炎作为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因为其发作反复以及病程长等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小儿肺炎会出现咳嗽,发热,身体不适等现象,[1]给患者的生理还有心理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儿的发展,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2]。近年来有的家长开始采取痰喘散穴位敷贴的疗法对于小儿肺炎咳嗽进行治疗,可是由于护理不到位等因素,往往影响治疗效果。本探究,我们采用中医特色方法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咳嗽的过程中进行效果观察,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肺炎咳嗽入院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为2-10岁,平均年龄(5.73±1.27)岁,病程2-11天,平均病程(4.69±1.35)天;观察组4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为2-9岁,平均年龄(5.14±1.37)岁,病程2-11天,平均病程(4.77±1.46)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以及病程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痰喘散穴位敷贴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疗法,具体如下:(1)情志护理:在进行治疗之前,医护人员要与患儿进行沟通,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拉进与患儿的距离,得到他们的信任,使他们尽可能地配合治疗;同时要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在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以便于更好地治疗。(2)饮食护理:对于患儿的饮食,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家长注意事项,如不能吃刺激性食物等。同时要嘱咐家长注意营养的搭配,尽量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保证患儿的营养补充充足。同时还要注意切忌患儿空腹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多休息。(3)皮肤护理:在散穴位敷贴治疗开始之前,要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皮肤保持清洁。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灼痛红肿等现象,要及时将治疗中止,观察情况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要注意患儿的年龄较小,皮肤娇嫩,所以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的时长最好控制在2小时以内。(4)推拿护理:在进行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的同时,可以给患儿配合推拿护理。护理人员可以对患儿的腹部进行推拿,促进患儿的消化,也可以采用小儿推拿对患儿进行辅助治疗,促进患儿咳嗽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治疗的总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与肺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与肺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
例数 |
咳嗽消失时间(d) |
肺啰音消失时间(d) |
观察组 |
49 |
5.7±1.4 |
5.2±1.4 |
对照组 |
49 |
7.9±1.7 |
7.4±1.5 |
2.2 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 |
49 |
17例 |
19例 |
10例 |
3例 |
93.88% |
对照组 |
49 |
14例 |
17例 |
11例 |
7例 |
85.71% |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诱导发病率不断增加,而由于患者年龄一般较小,对于治疗有一定的抗拒,所以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中医痰喘散穴位敷贴疗法,通过患儿的皮肤将药物的治疗作用渗透到患者的体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利用,同时因为药物对于胃肠道刺激小,副作用小,减轻了患儿的抗拒心理,在小儿肺炎的咳嗽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本次的探究中我们在在情致、饮食、皮肤、推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中医特色研究,可以发现,在小儿肺炎咳嗽的治疗中采用痰喘散穴位治疗方法并使用中医特色护理,缩短了患儿的咳嗽时间与肺啰音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中医特色方法加强了与患儿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使患者家属可以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去,增强了治疗的配合度,增强了患儿的安全感,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蓝海瑜.中医特色护理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中的疗效观察及体会[J].中医外治杂志,2018,27(01):42-43 [2]黄燕芳,张丽,何薇.中医特色护理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过程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7,15(05):546-548
[3] 文芳,张静.中医特色护理在痰喘散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过程中的效果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0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