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
高 玉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以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将4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対照组,另外40例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较为有效,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舒适护理;晚期恶性肿瘤;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
晚期恶性肿瘤即为绝症,已经无手术指标,主要通过吃药的方式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尽可能延长生命周期。临床上对于此类病人,常采用药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但长期的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巨大,不仅增加家庭的开支,还使得患者因为身体的不适引发的各种不良情绪,例如暴躁、抑郁及焦虑等等,患者受负面情绪影响,疾病的恶化程度进一步加快,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1]。下面本文针对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对我院实施的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整理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段为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期间,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17.6岁,最大85.3岁,平均年龄(52.64±4.71)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36±3.48)d,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7.8岁,最大85.4岁,平均年龄(52.69±4.8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5.49±3.51)d,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为患者制定专门的饮食方案,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任何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生,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病房定时消毒。
观察组(n=40)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舒适的疼痛护理。恶性肿瘤患者到晚期都会出现疼痛现象,使得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低,情绪消极,使得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表情变化,通过最直观的表现,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及对疼痛感的描述,采用疼痛评定的方法将疼痛感进行分级,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用药剂量。②舒适的心理护理。患者患病时间长,治疗效果缓慢,使得患者身心均收到折磨,心理情绪波动较大,肿瘤到晚期之后,正常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则需要更多的耐心,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护理人员多站在患者角度,给与患者最大的包容与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同时,护理人员指导家属参与其中,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让患者不留遗憾,家属多陪伴及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全方位的关爱,从而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舒适的环境及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将患者尽量安置在采光及通风效果好的位置,病房保持稳定的温度,将湿度就控制在60%左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喜好,适当增加绿色植物或者花朵增添生机,使得患者的情绪得以适当调节。根据患者口味安排患者饮食,尽量满足患者要求,使得患者保持愉悦心情。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分,总分超过50分,表明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且分数越高,焦虑及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年龄均数和病程均数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分)
组别 |
焦虑 |
抑郁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n=40) |
78.3±10.2 |
50.9±5.8 |
72.9±8.9 |
51.4±6.3 |
观察组(n=40) |
79.0±10.5 |
37.8±6.0 |
73.6±8.7 |
42.6±5.1 |
t |
10206 |
6.866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3 讨论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危重,已经无治愈的可能性,临床医学上只能采取保守的护理手段,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通常针对晚期患者,药物治疗是唯一的控制手段,但患者由于长期吃药,以及疾病带来的打击,使得患者的心理承受常人无法估量的负面情绪及压力,面对此类来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尽量让患者在人生最后的阶段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及家人的最大支持,是医护人员及家属最大的安慰。舒适护理从疼痛、心理、环境以及饮食方面着手,给与患者全方位的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喜好安排患者饮食,尽量满足患者愿望,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及对疼痛感的描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用药剂量,多站在患者角度,给与患者最大的包容与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让家属参与其中对给与患者关系与鼓励 [2,3]。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现象得以明显好转,患者对护理效果十分满意。
综上所知,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较为有效,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缓解,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芳兰, 李晓琴, 娄明远. 临床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 2017(05):67-68.
[2] 黄青. 优质护理服务在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8):105.
[3] 林鲁云, 徐彦娜, 戴晶玉.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效果评价[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