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上-7期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br/>影响效果
《东方药膳》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
影响效果分析

黄莲梅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中重度癌痛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患者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中重度癌痛;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

癌痛是癌细胞扩散之后必经的一个过程,对患者是身体及心理的双重折磨,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使得疾病的生存率变低。每个癌症家庭,除了患者之外,家人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得癌症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对疾病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1]。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物,只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现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本文对9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研究,对我院实施的系统性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整理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5)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5)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54.69±6.2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37±1.48)d,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6.48±6.2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32±1.51)d,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n=45)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患者的疾病类型及一般资料登记清楚,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患癌时间,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分级,针对疼痛现象较为严重的患者加强干预,患者疼痛剧烈且不耐受的情况下,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与患者药物止痛治疗,将患者的疼痛表现及疼痛时间详细记录,以便临床医生对症下药。

观察组(n=45)系统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态度,详细讲解癌痛的原因、相关知识及药物使用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②心理干预。患者患癌一般心理压力较大,情绪较为低落,因此, 需要指导家属帮助联系患者的亲朋好友或者同事给与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同时,多倾听患者的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愿望,不让患者留遗憾,指导家属多陪伴及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正视疼痛,家属一直陪伴身边,面对疾病不再恐慌,同时,家属也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2]。将病房的居住环境加以改善,尽量明亮通风,室内保持新鲜的空气,帮助患者调节心情,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③用药干预。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与患者不同的药物干预方式,包括:中医针灸的方式,每周一次,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心理止痛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不良情绪,注意患者的敏感心理,与患者密切交谈,帮助患者重获信心;采用音乐疗法,播放舒缓情绪的轻音乐,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达到一定的镇痛效果。

1.3 观察指标

癌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3],0~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现象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包括日常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及生活能力三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年龄均数和病程均数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疼痛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n=45)

4.23±0.27

72.61±10.37

观察组(n=45)

2.38±0.12

85.36±10.21

t

42.002

8.247

P

<0.05

<0.05

3 讨论

癌症早期病情隐匿,患者一般不易察觉,随着癌细胞的不断扩散,癌症发展到中晚期之后,患者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因此,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一般情况下,常采用放化疗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需要忍受病痛的不断折磨,而且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使得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使得患者的身心受到巨大的摧残。针对癌痛患者,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系统性的护理模式是指对癌症患者进行认知、心理及用药方面的全面干预,让患者直面自身疾病,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态度,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疏导,召集亲朋好友,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及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疼痛严重的患者采取药物镇痛措施,疼痛较轻的患者采取非药物镇痛措施 [4],如中医针灸的方式,心理止痛方式及音乐疗法等,帮助缓解疼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现象得以明显缓解,生活质量也提高,给患者疾病预后带来良好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胥秀, 冯丹, 贾罄竹,等. 心智觉知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1):50-54.

[2] 陈宁宁. 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9):7645-7646.

[3] 熊艳兰.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24):141-142.

[4] 张正芳, 何珺, 陈华英,等. 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效果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4):468-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