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4月上-7期
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
《东方药膳》

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

梁 兰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医院南院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呼吸窘迫患儿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予以一般组患儿常规护理,予以干预组患儿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48h内脱机率。结果:一般组患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较干预组患儿的2.86%高(x2=3.968; P<0.05),48h内脱机率为62.86%,较干预组患儿的85.71%低(x2=4.786;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安全性,改善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

【关键词】呼吸窘迫;优质护理干预;呼吸机;安全性

新生儿呼吸窘迫在我国临床较常见,是指新生儿在出生不久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呼吸衰竭,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呼吸窘迫新生儿的预后已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不断有实践证实高质量护理也在改善呼吸窘迫患儿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明确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我院开展本次研究,现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70例呼吸窘迫患儿,收治时间2018年1月至12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一般组和干预组。一般组中,男患儿18例,女患儿17例,日龄1~2天,平均(0.95±0.31)天。干预组中,男患儿16例,女患儿19例,日龄1~3天,平均(1.08±0.29)天。收集两组患儿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实施,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给予一般组患儿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排痰、呼吸机治疗状况监测等。给予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1)患儿使用呼吸机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儿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根据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定期进行拔管评估,及时拔管,尽量减少患儿呼吸机治疗时间。(2)定期听诊患儿肺部活动,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及时清理患儿气道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气道通畅。(3)指派一名护理人员专门负责呼吸管路管理,定期对呼吸管道进行湿化,清洁呼吸机表面,及时更换呼吸管路,但更换频率不能过高,以免频繁更换呼吸管路为病原菌在患儿呼吸道定植提供机会,增加患儿发生感染的风险。(4)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为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呼吸窘迫患儿脱机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定期对病房空气、物品、地面进行消毒,并限制病房内人员流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严格按照6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切断交叉感染途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一般组、干预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48h内脱机率。

48h内脱机率:是指应用呼吸机治疗不足48h、成功脱机患儿占本组患儿的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2.0,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的描述形式分别为(%)、( x±s),资料差异检验分别采用(x2)、(t),P<0.05为差异显著性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一般组、干预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一般组患儿低(P<0.05),见表1。

2.2 一般组、干预组48h内脱机率比较

干预组患儿48h内脱机率较一般组患儿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气压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黏膜损伤

发生率

干预组

35

0(0.00)

0(0.00)

1(2.86)

1(2.86)

一般组

35

1(2.86)

2(5.71)

3(8.57)

6(17.14)

x2

-

-

-

-

3.968

P

-

-

-

-

0.046

表2 两组患儿48h内脱机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48h内脱机

干预组

35

30(85.71)

一般组

35

22(62.86)

x2

-

4.786

P

-

0.029

3 讨论

呼吸机治疗为我国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常用辅助治疗方法,上机后,能够迅速缓解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机体缺氧性损伤。但由于呼吸机治疗具有创伤性,且改变了患儿正常的呼吸途径,因此,治疗过程中存在发生多种不良事件的风险,可能对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产生影响[3-4]。为提高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安全性,改善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近年来,我愿一直在探索新生儿呼吸窘迫的高质量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干预是基于优质护理和护理干预两种护理模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主要探讨该护理模式对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患儿,护48h内脱机率明显高于一般组患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治疗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缩短患儿呼吸机治疗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优质护理干预充分重视患儿的主体地位,结合患儿的护理诊断和科学的护理理论为患儿制定护理措施,能够及时消除患儿使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能强化基础护理,保障护理服务质量。因此,干预组患儿获得的护理效果优于一般组患儿。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呼吸窘迫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呼吸机治疗安全性,进一步改善患儿呼吸机治疗效果,利于患儿早日脱机。同时也表明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的高质量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庆梅.优质护理干预在盐酸氨溴索治疗ARDS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5):81-82.

[2] 冯霞.优质护理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88-189.

[3] 李斐.优质护理干预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64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8,24(02):151-153.

[4] 徐振玮.优质护理干预对呼吸窘迫患儿呼吸机应用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