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如何治疗
毛 莉
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不喜欢人群,不懂得与人打交道,只想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害怕社交,这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典型症状。对很多人来说,社交恐惧是一种胆小内向的表现,如果他们稍微大胆一点,这种表现是可以改变的。但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社交恐惧是一种煎熬,一种难以摆脱的痛苦。
1 为什么有人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在公共场合讲话会感到紧张和不舒服,但在适应之后,他们可以很快克服。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只要在公共场合讲话,他们就会害怕被人注意,害怕增加自己的负面形象,甚至害怕出去看别人。导致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性、生长环境甚至遗传。
2 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2.1 社交恐惧症患者需要接受自己。学会接受内心的恐惧,不要这样恨自己。只有坦然承认自己的缺点,才能走出自信的第一步,一次又一次地怀疑和否定自己,只会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2.2 鼓励自己,勇敢面对。每天,我都能加强自己,不否定自己,大声鼓励自己,对自己说:“我能做到,我不怕。”。然后,我想象各种社交场合,并做一个心草案。一步一步去练习,去尝试,自己可以从自己最信任的人开始。切记不要逃避社会接触,逃避,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要告诉自己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2.3 不要呆在家里,多出去锻炼。只是躲在家里只会让自己的心更加紧闭,打开门,走出去,学会拥抱世界。多运动。自己可以通过锻炼来释放压力,舒展身心。在锻炼的过程中,自己也可以观察他人,开始社交。
2.4 放下太多的心理负担。许多社交恐惧症患者害怕与他人交谈和聊天,因为他们害怕他人的厌恶。他们希望自己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从而容易增加社会交往的心理负担。事实上,没有人能取悦每一个人。做自己自己。不必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坏看法。记住: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自己。
事实上,社交恐惧症如果能及早发现就有可能得到纠正。另外,家长不要过分要求孩子,孩子长期达不到目标,对于孩子的内心来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孩子会自卑,甚至会慢慢封闭自己,导致社交恐惧的产生。此时,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避免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此外,家长不应该对孩子要求太多。如果孩子长时间达不到目标,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将是沉重的打击。他们会感到自卑,甚至慢慢地自我封闭,导致社会恐惧。
3 社交恐惧症和高敏感性格的区别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在害怕被人注意。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看对方,甚至感到尴尬,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自我评价低,甚至可能引起恐惧和抑郁。看到这一点,肯定有很多人有同样的感觉,认为自己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疾病。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不要那么果断地否定自己。正常人也会对社会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很可能自己只是另一种类型。
这种类型被称为高度敏感型人格。什么是高度敏感的个性?比如,和陌生人呆在一起超过20分钟,自己会因为消耗了很多精力而感到筋疲力尽;在公共场合,他们会始终努力保证自己的完美形象,不想让自己的任何缺点暴露在其他人面前。
高敏感人群大部分人都属于内向型,作为一个内向型的人,童年肯定有过被拿来与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经历。别人家孩子开朗、嘴甜、惹人爱,而自己腼腆、不爱说话、上不了台面。其实这些是高敏感型人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状态,但当周围的环境和谐舒适时,他们更容易感觉到快乐,也就是我们某些人所说的“陌生人面前很安静,熟人面前人来疯”。
4 处在现代社会应该如何应对焦虑
4.1 不是自己的圈子,不要硬融。当今社会是个强者备受推崇的时代,许多人觉得被人说内向、腼腆是一件很羞耻的事,会显得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即使自己精疲力竭也要装作合群的样子,努力与别人打成一片。其实,自己根本没有必要活的这么辛苦,如果自己通过付出才能融入某个圈子,那么自己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是喜欢自己还是喜欢自己的付出。
4.2 不要让自己以为的社交恐惧症毁掉自己的一生。总是将自己视为一个缺陷、错误的存在,这会阻碍自己的发展,当自己能正视自己的能力,或许自己会发现自己拥有无限的潜力。
4.3 学着接受自己是敏感型人格的事实,偶尔允许自己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渐渐自己会发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和麻木的环境里,自己也可以开心的活着。
自己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性格是上天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自己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在独处时不会感到孤独无聊,相反,这样会让自己感到自由。
4.4 真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的恐惧程度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交活动,甚至抑郁,相信大部分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的人都没有丧失掉基本的社交能力,仍然能够融入正常的社会氛围中。所以有时候,适当降低对自我的要求,自己的焦虑会慢慢在减少,学着接受自己不是一个能量高涨的人,接受一些赤裸裸的事实,对自己多一点自信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