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八月下-16期
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东方药膳》

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詹艳娇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南京 211100

【摘 要】目的:分析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病案室于2019年1月应用精细化管理,选取2018年7月—12月保存在本院病案室的病案15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1月—6月保存在本院病案室的病案150例作为干预组,对比两组病案管理效果。结果:经管理后,干预组病案丢失发生率为0.00%、病案破损发生率为0.67%、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4.67%、2.67%( 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高病案室病案管理效率与质量,能及时预防医疗纠纷,避免发生病案丢失与破损事件,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病案室;病案管理

病案室是各医院存放病案的主要科室,而病案又详细记录了患者临床诊治及护理全过程、基本资料等内容,也是医学教学的主要资料,可为医疗纠纷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且近几年患者例数出现逐年增多现象,导致病案室管理的病案数量也逐年增多[1],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病案室工作量及难度,故需要护理人员认真管理病案,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合理保存病案,及时预防、发现病案丢失、破损等情况,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2]。该实验选取300例病案,分析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12月保存在本院病案室的病案1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病案96例、女病案54例;病案年龄1—76岁;病案来源科室:内科39例、普外科41例、儿科24例、妇产科32例、其他科室14例;另选取2019年1月—6月保存在本院病案室的病案150例作为干预组,其中男病案98例、女病案52例;病案年龄8个月—74岁;病案来源科室:内科40例、普外科42例、儿科23例、妇产科34例、其他科室11例。两组病案来源科室、相应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本院病案室于2019年1月应用精细化管理,具体内容:①管理人员需根据医院相关管理规范仔细核对、检查病案内容,重点检查医疗信息及时记录、记录内容真实、书写简明确切、各项内容记录时间、各部分均有记录者签名等,保证病案完整,避免出现漏记情况,同时需要定时维护病案,防止出现破损,确定各病案保存位置;②构建完善病案管理工作流程网络监控,在病案交接过程中,需采用计算机登记各案例信息,以便于快速准确查询各病案资料,有效提高病案资料信息化;③对病案实施差错定位管理,由于病案室极易出现病案丢失、借出不及时收回等情况,故需要采用差错定位管理,通过同一批次移交的病案号码查询病案,及时确定病案所在之处;④定时盘点病案各环节,管理人员每个月均需盘点病案各环节,汇总病案室每月接收的病历数量、上个月保存的病历数量、移交出的病历数量、现留存的病历数量,方便及时发现病案破损、丢失、内容遗漏等差错事件,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⑤全面落实病案差错安全预警管理,当病案借出事件>借阅期限或病案交接差错>设置期限且未被相关工作人员发现时,病案失踪系统可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指导管理人员快速弥补失误,及时发现、处理病案差错情况。

1.3 评析指标

观察、计算两组病案丢失发生率、病案破损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以此评估病案精细化管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整理、统计实验结果应用SPSS20.0软件,定量资料行t检验,描述用(x±s),x2检验定数资料,行百分比(%)描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下表1内容可见,管理后,干预组病案丢失发生率为0.00%、病案破损发生率为0.67%、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0%,对照组病案丢失发生率为3.33%、病案破损发生率为4.67%、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67%,两组病案管理效果比较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病案管理效果对比(n,%)

分组

病案丢失发生率

病案破损发生率

医疗纠纷发生率

干预组(n=150)

0(0.00%)

1(0.67%)

0(0.00%)

对照组(n=150)

5(3.33%)

7(4.67%)

4(2.67%)

x2

5.085

4.623

4.054

P

0.024

0.032

0.044

3 讨论

病案是一种记录了患者诊治及护理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其中包括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各个检验单、相关文件等内容,可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多需要保存在病案室,以往,病案室多采用常规方式管理病案,即按照相关管理步骤检查、保存病案,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且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病案丢失、逾期收回、破损、内容遗漏等情况,最终可能引发医疗纠纷[3]。而精细化管理是近几年病案室常用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此管理期间,可根据病案室病案管理现状,仔细核对、检查病案内容,以此保证病案完整性,避免病案内容漏记。构建完善病案管理工作流程网络监控,可实时监控病案室病案管理整个过程,提高病案管理信息化。对病案实施差错定位管理、定时盘点病案各环节、全面落实病案差错安全预警管理,能帮助及时确定、预防病案破损、丢失等差错事件。实验结果表明,管理后,干预组病案丢失发生率为0.00%、病案破损发生率为0.67%、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4.67%、2.67%,两组病案管理效果比较差异成立统计学意义( P<0.05)。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案室病案丢失、破损等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时预防医疗纠纷,能全面提高病案室病案管理效率与质量,在病案室病案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晋科, 王晓盈, 姜国成. 基于无纸化病案室实现病案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J]. 中国数字医学, 2018, 13(6):110-112.

[2] 斯琴, 巴合提牙尔?祖农, 夏拥军.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病案管理流程优化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 2017, 31(6):63-64.

[3] 张清霞, 刘琛玺, 彭传薇, 等. 病案首页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17, 12(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