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运动注意什么不要走入误区
向 慧
资阳市雁江区中医医院 四川 资阳 641300
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的人群有益,对糖尿病患者来讲更是一种有效的降血糖方式。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稳定血糖水平,提高糖友身体的整体素质,还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多运动。由于运动的种类较多,注意事项也较多,所以我们应该来了解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 运动要注意什么?
运动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是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与患者身体的亲和力,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的改善糖代谢问题,使血糖水平降下来。而且,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减少我们身体上多余的脂肪,还可以改善身体内部胰岛素的抵抗力,从而使得药物的疗效得以提高;此外,运动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持心情舒畅舒畅,增强抗病的信心,所以,运动的好处多多。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不管何种运动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错误的运动只会适得其反。
1.1 那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1.1 运动前先了解自身的情况,例如:血糖、慢性并发症、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最好是与医师进行沟通后,再实施合理的运动方案。
1.1.2 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跑、快走、跳舞、游泳、骑车、球类运动或打太极拳等。
1.1.3 在时间上,患者最好选取早晨或者是傍晚,且气温较低的时候。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尽时,空气质量不是很好,所以如果糖友选择晨练,时间不宜太早。
1.1.4 在运动后,应做一些放松动作,让身体缓慢散热,心率慢慢恢复正常,切忌运动后直接休息。
2 运动误区要注意:
2.1 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降糖主要还是要吃药,运动可有可无,而且觉得每天运动都很累,所以,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运动。其实,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是一样的,都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运动锻炼不仅能够消化热量、减轻体重,还可以有效降糖,尤其是餐后血糖,所以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协助降糖药更好的发挥疗效。为此,糖尿病患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
2.2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自己有运动,血糖就会降低,那么吃喝就可以随意了。其实,糖尿病患者应该在饮食以及运动上掌握平衡,如果日常吃的太多,不运动,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积存,导致体重增加,出现超重、肥胖的情况;相反,如果吃的太少,运动量过多,就会导致因能量摄入不足,或者能量消耗太多而引发消瘦或者体重过低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者易诱发低血糖,危及生命。所以运动量适宜是健康的关键。为此,建议成年人的运动量每天最好是6000步,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为2次或三次完成。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想要到达减肥的效果,运动量可适当的增加。
2.3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觉得,只要运动就一定会降糖,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适当的运动是可以减轻体重、消耗热量、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对血糖的控制是有利的,但是,如果活动量过于剧烈,或者活动量过大,就会刺激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分泌过度,不仅不利于控制病情,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重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现象。
2.4 很多糖尿病患者带病也要坚持运动,其实这样是很危险的,如果身体感到不适,则应该减少运动或者停止运动,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带来不良后果,尤其是老年人,其自身的免疫力较低,当身体处于不适时,一定要停止运动。
2.5 多数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生活作息不规律、运动时间也不规律的情况,经常会出现有时间就频繁运动,没时间就不运动的现象,这样的运动方式既无法保证运动的效果,又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在此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规律的运动只能控制运动前一餐的餐后血糖,对于其他时间段的血糖根本没用,对于控制血糖的效果也不理想;有规律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有助于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降低。建议糖尿病成年患者每周的运动时间至少要到达150分钟,也就是每周有五天需要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为30分钟。
2.6 糖尿病患者是不可以空腹运动的,因为空腹运动,会消耗体内的能量,而空腹又没有能量来源,这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为了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运动性低血糖,建议在运动时,可以备一些快速补糖的食物,例如:糖果、含糖饼干等。由于运动会消耗能量,如果身体本身就处于能量缺少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跳加速、头晕、冷汗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猝死,所以,建议各位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选在餐后半小时或一小时进行。
2.7 很多患者在运动后会立刻休息,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在运动时,血液会集中在肢体的肌肉中,如果停下后立即休息,那么肌肉中的静脉血液就会淤积在静脉中,导致心脏缺血,大脑也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恶心的情况。所以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也要做整理活动,避免出现肌肉骨关节的损伤或发生心脑血管的意外。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它的选择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要循序渐进,先让身体慢慢适应,再将其变成一种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