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燕 军 周建军 陈 晓
毕节市中医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 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实施治疗的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视为调查对象,结合患者个人选择纳入复位组与手术组(n=27)。复位组实施手法复位治疗,手术组实施手术治疗。比较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症状改善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分数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大幅度上升,数据比较显著高于复位组(P<0.05)。手术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3%,复位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1.48%,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状态,且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手法复位;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骨折为骨科常见的类型,多由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或者不正确的运动伤所造成,其中车祸伤、意外坠落伤患者数量居多,对患者的踝关节运动能力、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1]。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多以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的方法,为了深入调查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文章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实施治疗的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视为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比较的结果展开论述,且将内容及数据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实施治疗的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视为调查对象,结合患者个人选择纳入复位组与手术组(n=27)。复位组男女数量占比为14:13,年龄范围23-67岁,年龄均数为(36.61±4.82)岁。手术组男女数量占比为14:13,年龄范围22-67岁,年龄均数为(36.47±4.94)岁。入选患者均确诊为踝关节骨折,自愿参与研究活动,且排除合并存在精神类疾病、肿瘤疾病或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他骨折类型的患者。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距,可以实施分组对照( p>0.05)。
1.2 方法
复位组实施手法复位治疗,应用仪器为患者进行检查,明确患者骨折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入院3d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损失受力正反方向进行操作,复位成功后采用U型石膏固定处理。治疗30-40d后则可以调整石膏固定的松紧程度,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实施踝关节康复训练指导。
手术组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对其骨折类型进行分析,CT和X线分析骨折类型,明确手术治疗方案。为患者实施镇痛处理,入院7d后予以手术治疗,做好后踝、内踝以及外踝等骨折位置的固定工作。手术完成后予以抗生素治疗。术后20-30d指导患者下床行走,予以X线或者CT检查,观察患者骨折位置愈合情况。在愈合效果较好的情况下,则将固定金属材料取出,指导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定期回访。
1.3 评价标准
采用McGuire量表对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予以比较,分数高则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较好[2]。对患者踝关节骨折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对比,显效表示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能够自由活动且无不适感;好转代表患者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能够适当活动;无效代表患者踝关节功能仍然处于异常状态下,难以自由活动(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实施数值统计,x2值比较计数资料间差距,t值计算计量数据差值,P值低于0.05则判断为包含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分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分数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大幅度上升,数据比较显著高于复位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分数比较
组别 |
治疗前(分) |
治疗后(分) |
手术组(n=27) |
29.83±4.41 |
88.31±5.63 |
复位组(n=27) |
30.03±4.38 |
70.48±3.37 |
x2 |
- |
11.17 |
P |
- |
0.000 |
2.2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比较
手术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3%,复位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1.48%,差值比较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比较
组别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症状改善率(%) |
手术组(n=27) |
19例 |
7例 |
1例 |
96.3% |
复位组(n=27) |
10例 |
12例 |
5例 |
81.48% |
x2 |
- |
- |
- |
7.06 |
P |
- |
- |
- |
0.000 |
3 讨论
踝关节在人体中所占面积较小,但是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却相对较大[4]。在患者踝关节受到外界暴力影响的情况下,则易于发生损伤的问题,骨折发生率相对较高[5]。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变化,踝关节骨折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会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老年患者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教学骨质疏松症状,行走受限,易于发生踝关节骨折症状。同时,在车祸因素、运动不当因素等影响下,患者也易于发生踝关节骨折的症状[6]。常规临床多以手法复位治疗为主,但是患者骨折恢复速度较慢,整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无法真正彰显临床治疗的价值。
踝关节手术治疗的方式下,能够直接对患者受损位置予以修复,降低其机体的疼痛程度,对患者自主生活能力的早期改善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手术治疗中需要结合X线及CT检查的情况,对患者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予以判断,而后科学设计手术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的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年龄而决定,真正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特别是针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其手术的风险较大,故而在手术治疗方案选择期间,需要综合分析其手术耐受程度、骨折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因素以及骨折类型因素等,加强对患者的术前检查,术中的观察以及术后的康复指导,在患者符合手术指征的基础上,方可实施手术治疗。术后介绍康复训练的必要性,以便于早期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本次数据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分数比较无显著区别,治疗后手术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大幅度上升,且手术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3%,复位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1.48%,差值比较的结果证实了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价值,对患者症状的快速改善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且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合上述内容,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状态,且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世龙,丁真奇,陈长青.改良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后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02):194-195.
[2] 付贯忠,杨永焱,葛孟龙.后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3):94-95.
[3] 谷长春.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92.
[4] 周平,焦自清.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率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23):98-99.
[5] 戴季林,夏增兵,胡文林,等.跖跗关节骨折手术中空心螺钉固定对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68-70.
[6] 高礼层,麻文谦,李凤春.可吸收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18):2826-2828+2832.
作者简介:燕 军(1979.10-),男,汉族,本科学历,贵州毕节人,当前职称: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