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七月下-14期
“一病一品”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东方药膳》

“一病一品”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谈文婷1 刘 杨2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肾病内分泌病区 西南 646000

【摘 要】目的:"一病一品"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诊治的42例糖尿病足的病患作为受试者,分为2组,每组2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一病一品"进行护理干预,比对2组病患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结果:比对后发现,护理后观察组均优过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疾病知识评分为11.32±4.23(分),观察组为16.45±s6.34(分)(P值<0.05);护理前组间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 结论:应用"一病一品"对糖尿病足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关键词】一病一品;糖尿病足;护理

前言:

糖尿病足是指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周围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导致足部感染、遗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感染后因为糖尿病血管周围血管病变,导致感染难以愈合甚至需要通过截肢保命,故本病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糖尿病患发生截肢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出40倍之多[1]。“一病一品”项目是从美国哈穆尔博士提出的业务流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摸索出一整套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住院护理模式。多项文献也将其应用到糖尿病足的住院护理中,并取得了不错成效,本文也将应用此模式对糖尿病足进行护理, 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诊治的42例糖尿病足的病患作为受试者,分为2组,每组21例,纳入指标:以被确诊为糖尿病,且并发了糖尿病足;排除难以沟通的病患。

【对照组】:男:女=11:10;年龄:23-71(45.23±5.34)岁;病程:5-17(8.34±4.12)年。

【观察组】:男:女=12:9;年龄:24-73(46.73±4.67)岁;病程:6-19(8.82±3.76)年。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指导病患正确用药,遵医嘱监测病患血糖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应用"一病一品"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

1.2.1 评估病患血糖控制情况及饮食生活习惯等。并根据评估情况对病患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干预。

1.2.2 分级和细菌培养,根据病患的足部情况进行分级,并根据等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如对于出现水肿的病患可以将下肢抬高30到40度[2],这样可以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环加快水肿吸收;必要时根据病情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1.2.3 健康教育,护士在对病患做评估时应结合病患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展开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比如对于年龄大的病患,要选择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教[3];在护理过程中,若发现病患存在不良行为,也要给予及时的健康教育干预。

1.2.4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可能会出现抑郁的倾向,疾病急性期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恐慌[4];这种时候护理人员应该以耐心的方态度与病患加强沟通,并根据病不同病人出现不同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应该获得家属的配合,让家属营造一个愉悦的氛围,这样有助于病患心理康复。也有促进疾病恢复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的对2组病患疾病知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数与结果呈正比关系。在护理完成后调查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并将结果做汇总到表2,汇总后的指标包括:很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将前两项指标计算出总计值,以方便进行比对。

1.4 统计学

文中计数(x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代表组间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如表1,比对2组病患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组间没有显著差,P值>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优过对照组,p<0.05。

表1 比对2组病患护理前后的疾病知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x±s,分)

组名

疾病知识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21

8.64±3.23

11.32±4.23

65.23±8.45

79.34±8.56

观察组n=21

8.45±4.23

16.45±s6.34

65.34±7.34

88.56±9.45

t

0.16

3.08

0.04

3.31

P

0.87

0.01

0.96

0.01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如表2,比对2组病患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显著优过对照组,P<0.05。

表2 比对2组病患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n(%)]

组名

很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21

12

8

1

20(95.24)

观察组n=21

8

7

6

15(71.43)

x2

-

-

-

4.28

P

-

-

-

0.03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3 讨论

一病一品的根本是立足于提升护理品质,此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制定高品质的专科护理项目,对多个病种都具有高度适应性[5],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病患的角度提供护理服务,可以尽可能的满足病患的基本需求和疾病治疗需求。

通过评估病患存在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纠正,这样可以提高患对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在本文中还注意加强与病患的沟通这样可以及时了解病患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对应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中还应以耐心的态度面对病患,这样可以达到提高病患满意度的效果。

比对后发现,护理后观察组均优过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疾病知识评分为11.32±4.23(分),观察组为16.45±s6.34(分)(P值<0.05);护理前组间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值>0.05。 总结,应用"一病一品"对糖尿病足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9):89,91.

[2] 谢蓝,熊展英."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2):114.

[3] 严雪芹.一病一品在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糖尿病天地,2018,15(7):206.

[4] 陈芳芳."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27-128,131.

[5] 冯威."一病一品"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