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
王艳波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近日我科收治了一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较重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患者肖某,男,44岁,右利手者。因“抽搐、呕吐2小时”为主诉于2019年5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余,血压最高达180/90mmHg,平素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具体药名不详),10前年因腮腺肿瘤行手术。5年前在我科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双侧后交通动脉)”,行保守治疗,3年前诊断“腰椎管狭窄”,遗留双下肢活动不灵,长期卧床,否认糖尿病、冠心病、肝炎等病史,无头外伤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血压130/90mmHg,昏迷,定向力、判断、理解力及记忆力查不清。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右侧对光反射迟钝,双眼向右侧凝视,余颅神经查不清,四肢肌力查不清,四肢肌张力正弱,双侧可引出病理反射。项强3横指。心率100次/分,律齐,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及痰鸣音。辅助检查:头部CT示环池、鞍上池、纵裂池及侧脑室内见高密度铸型,右侧额叶大片状低密度影,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为“1.蛛网膜下腔出血 2.动脉瘤(双侧后交通动脉)3.继发性癫痫 4.肺炎 5.低钾血症”,治疗上给予止血、防止血管痉挛(尼莫地平)、抗癫痫、抗炎、脱水、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
1 术前准备:
1.1 常规术前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及胸片。
1.2 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1.3 碘过敏试验
1.4 备皮(会阴部、腹股沟)
1.5 镇静药物的应用(苯巴比妥)
1.6 心理护理,对清醒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造影的目的、方法,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 术后护理:
2.1 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护,常规吸氧。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2.2 术后4-6小时内穿刺点加压包扎,患肢制动24小时(穿刺侧),应用抗生素、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
2.3 每小时观察记录生命体征、穿刺点有无出血、青紫、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皮肤的温度、颜色。
2.4 术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利于体力恢复。若无呕吐,术后即可进食,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排出,4小时内饮水1000毫升,总量约2500毫升。
2.5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的发生。
2.6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术后紧张情绪
2.7 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脑血管痉挛、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