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普外科肝胆结石病10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杨铁军 施 展 张 璐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宗汉医院 浙江 宁波 315301
【摘 要】目的:通过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为普外科肝胆结石病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100例肝胆结石病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0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乙组5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和手术后观察指标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手术治疗干预后的乙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期,对该100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后除痊愈率达到98%,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胆结石患者,应当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确诊,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先进的治疗方法,不仅仅能提高治疗疗效,同时有助于患者尽快痊愈,提高普外科肝胆结石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普外科;肝胆结石病;临床研究
引言
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加上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肝胆结石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在治疗方面,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等方式,但是保守治疗通常无法将结石彻底清除,而且治疗时间较长,增加药物的毒副反应;进行合理科学的手术治疗之后,结石得到了很好的清除,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复发率较低。但是不同的手术方式,其预后以及治疗效果也不同。为了更好的探讨普外科中肝胆结石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100例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与最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50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乙组5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组中男性23例(45.45%),女性27例(54.55%),年龄最小32岁,最大73岁。乙组中男性22例(43.48%),女性28例(56.52%),年龄最小31岁,最大74岁。在进行样本选取前,告知患者本研究活动情况。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研究对象由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对呼吸功能、心脏功能以及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等进行评估,在结合患者的自身意愿等选择传统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1)甲组:传统手术治疗,保持平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行右肋缘下斜行切口,对术区、胆囊以及胆管等情况进行仔细探查,明确解剖位置及其之间的关系,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等,分别结扎、切断并切除胆囊,术区冲洗干净后,创面常规留置胶管引流管。
(2)乙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保持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一长度约为10mm的切口于脐下方位置处,然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0~12kP甲),置入腹腔镜,探查术区可操作性,完成之后分别于肝圆韧带右侧、左锁骨中线与肋弓的交界处二点穿刺,分别置入Troc甲r,置入手术操作器械,探查腹腔内其他脏器有无明显异常、胆囊周围情况、胆管是否扩张等,在手术过程中使收缩压保持在100~140mmHg。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应用Homlock夹闭、切断,切除胆囊,完成之后观察术区有无出血及漏胆汁,创面干净则不常规留置胶管引流,如术中胆囊破损、创面较大、术区有粘连等时留置胶管引流一枚,排尽二氧化碳,常规缝合脐部腱膜层,再缝合皮肤。所选择研究对象手术前半小时均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结束之后均再予以抗生素应用一天,避免出现感染,并告知其家属术后二到三天这一段时间内禁食,以避免食物对伤口形成二次创伤。影响伤口吻合性,减轻肠胃等脏腑所要承受的压力,直至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肠道排气等恢复正常之后,才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
手术期间,应当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告知患者腹腔镜手术结束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饮食作息很快就能痊愈。患者还是出现紧张、猜疑等情绪,可多与患者进行言语上的沟通交流,列举成功案例,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选择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进行判定(见表1);手术后将观察指标大致定为:显效:病症全部消失,术后伤口完全愈合。有效:偶尔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合理修养后不良症状会慢慢好转。无效:腹部疼痛严重,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等明显症状,需要二次手术切除。总有效: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见表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t检验与x2检验、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组间多项手术相关指标对比(P<0.05),表1
组别 |
例数 |
术中出血量(mL) |
住院时间(d) |
手术时间(min) |
胃肠道恢复时间(min) |
乙 |
50 |
30±25 |
7.25±1.30 |
45.32±2.38 |
18.75±3.26 |
甲 |
50 |
90±20 |
19.52±2.17 |
96.42±8.06 |
54.68±5.46 |
t |
8.865 |
23.129 |
29.120 |
26.943 |
|
P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术后一个月对100例患者进行了上门访问,得出最终结论:显效80例(80%),有效18例(18%),无效2例(2%)。总有效率98例(98%),见表2。
表2 100例肝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数据[n(%)]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100 |
80(80.0) |
18(18.0) |
2(2.0) |
98(98.0) |
3 讨论
在治疗前需要对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进行周密的前期确诊,科学先进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进行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术前开导,缓解患者手术的恐惧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应当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差异有针对性的制定术后康复方案,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勇.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5):30-31.
[2] 宋金智.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9,38(01):18-20.
[3] 罗志民.肝胆结石病普外科治疗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