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东方药膳网!
 2019年六月下-12期
“弹丸”注射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br/>应用价值分析
《东方药膳》

“弹丸”注射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
应用价值分析

周 利

贵州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 要】目的:研究肘静脉“弹丸”注射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26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131例“弹丸”注射给予心理护理及专业指导后再进行肾动态显像(干预组)与对照组130例,(不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肘静脉“弹丸”注射成功率被检患者配合度对肾血流灌注相与肾功能相采集质量的影响。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肘静脉“弹丸”注射高质量,在采集结束后测量患者注射部位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滞留(见图),P<0.05。结论:对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采用肘“弹丸”注射护理干预能提高图像采集质量,肾动态功能显像成功及准确定量GFR、ERPF的保证。

【关键词】“弹丸”注射;护理干预;肾动态显像检查;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核医学分子诊断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其是以核素与核技术为基点诊断病情并实施疗效观察,具备安全性、无创准确性高与重复性好等特征,其中核素检查是充分利用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诊断并研究疾病,但检查期间受患者心理或生理等因素影响,导致其依从性较差[1]。为分析肘静脉“弹丸”注射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我院收治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261例,研究组(n=131):男61例,女70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8.64±6.13)岁;对照组(n=130):男61例,女69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51±6.02)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①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登记预约肾动态显像应与肾动脉造影及肾盂造影相隔48小时以上,告知检查常规注意事项及怀孕或哺乳禁止检查。检查时按显像要求摆好体位,采集过程中嘱咐患者保持体位不移动。干预组的护理干预①患者在预约登记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肾动态显像的目的、意义、检查经过,嘱患者在检查前可正常进食,需在检查前30至60分钟饮水300至500毫升,以获得充分的水合作用。检查前排空膀胱以减少泌尿系中的压力。②患者担心放射性核素有不良反应而且检查时间较长约30分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给予心理指导并介绍放射性药物是99mTC-DTPA,半衰期很短6小时,成人剂量3-5毫居,检查完毕多喝水多排尿放射性药物排泄更快。③评估患者血管:告知患者对注射衣袖不能过紧,容纳食指较适宜,避免弹丸注射质量下降,尽量选择较粗直地右侧肘静脉,接近心脏距离便于药物到达肾脏显影 [2]。④测定注射前针管内放射性药物总计数。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后位采集,肘静脉“弹丸”注射显像剂,同时启动采集程序。显像期间保持情绪稳定,详细阐述检查的必要性、操作流程并保持呼吸平稳,确保患者保持平静状态下开展检查流程[3]。⑤测量注射后针管内药物残留计数及患者注射部位注射点的计数。再次向患者与家属阐述注射少量放射性核素的重要性及药物半衰期短等优势,多饮水并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量,促进核素排出 [4]

1.3 观察指标

高质量的“弹丸注射”:注射成功率、采集数据、处理图像、正确勾画双肾轮廓和本底。

统计研究对象注射成功、注射欠佳与注射失败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取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高质量的“弹丸注射”)(x±s),t检验。计数资料(注射成功率)[n/(%)], 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高质量的“弹丸注射”

与对照组比较,采集数据、处理图像、正确勾画双肾轮廓和本底。

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x±s

组别

注射成功率

采集数据

处理图像、

正确勾画双肾轮廓和本底

研究组(n=131)

95.36±5.24

92.26±4.23

93.14±3.06

91.25±3.17

对照组(n=130)

90.21±4.15

88.18±3.19

90.28±2.32

89.16±4.24

t

8.7975

8.7926

8.5036

4.512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注射成功率

研究组注射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注射成功率[(n),%]

组别

注射成功

注射欠佳

注射失败

成功率

研究组(n=131)

131

0

0

100.00%

对照组(n=130)

125

4

1

96.15%

x2

--

--

--

5.1369

P

--

--

--

0.0234

3 讨论

近年来,生活质量提高则导致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造成肾脏疾病发生率增加,采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为临床提供双肾、血流、大小、形态、位置及尿路通畅情况。高质量的弹丸注射是肾动态功能显像成功及准确定量GFR、ERPE的保证。

有研究报道,“弹丸”注射护理干预能提高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的注射成功率,其具备较高精准度并操作严谨,尽量选择表浅、弹性好与易固定血管能准确无误的注射,系统化评估血管后能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给予心理指导、健康宣教与血管选择等护理干预手段提高“弹丸注射”质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克服心理障碍,详细阐述检查的重要性并采用同伴教育形式阐述配合要点,同时定期对护理人员培训,强化其穿刺技术,检查期间固定体位,以免造成计数误差。

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高质量的“弹丸注射”能提高注射成功率,P<0.05,由此说明本研究与赵亚清,郭巍,杜爽等[5]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采用肘“弹丸”注射护理干预能提高注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秦乡音,韩星敏.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9,27(04):165-166.

[2] 林玲云.优质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3):159-160.

[3] 吴婷玲.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中的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67-268.

[4] 吕延娟.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9):28-29.

[5] 赵亚清,郭巍,杜爽.“弹丸”注射护理干预在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09):99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