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运用急诊护理的效果分析
赵素琴 辛芳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急诊科 宁夏 回族自治区 750021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运用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观察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急诊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处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在护理总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显著少于对照组2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运用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整体治疗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急性乙醇中毒;急诊护理;效果
急性乙醇中毒一般是由于过量的应用乙醇制品有关,患者会出现有关精神症状与意识障碍情况,甚至会引发患者死亡。急诊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工作顺利展开,减少患者由此带来的并发症与死亡率,提升护理成效。本文研究观察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分析运用急诊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观察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从25岁至76岁,平均(38.29±3.14)岁;14例患者处于兴奋状态,16例患者共济失调,20例患者处于昏迷状况;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从23岁至74岁,平均(39.10±2.45)岁;12例患者处于兴奋状态,15例患者共济失调,23例患者处于昏迷状况;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病情与性别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急诊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首先配合医生做好有关治疗工作,进行催吐、洗胃、吸氧与补液干预[1]。做好生命体征观察,如果有突发情况要及时对应处理。如果有低血糖情况,需要纠正血糖指数。如果有创伤,要做好及时清创。要做好患者综合情况的了解,掌握其饮酒时间、饮酒量与综合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呼吸、意识、血压与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做好检测与记录。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变化。
要观察患者的呕吐物情况,做好及时送检,观察是否有出血情况。患者因为胃肠道吸收乙醇,由此,中毒后多有呕吐反应。通常不用做洗胃或者催吐处理。对于饮酒量过大或者因为使用部分药液而导致的风险问题,则需要通过催吐与洗胃干预来减少遗传构成的胃粘膜受损[2]。要做好话只能中毒程度分级处理,如果属于4、5级急性情况,需要做好催吐,让没有完全吸收的乙醇及时的排出。如果属于3级急性中毒状况,则需要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与维生素C用量2g静滴用药。如果属于1、2级急性中毒情况,则需要运用呋塞米10mg与纳洛酮0.6至0.8g的静脉注射用药。患者如果有呕吐,要辅助其保持头侧向一边,避免误吸呕吐物 [3]。洗胃处理中要做好柔和处理,防控引发胃穿孔或者呼吸道阻塞。要观察呕吐物颜色、性质、频次,做好记录反馈给医生。要做好呼吸与血氧饱和度观察,及时吸氧,保证呼吸指标正常,防控出现呼吸抑制引发的患者窒息风险。要做好病情整体变化观察,尤其是没有家属亲友陪护的人员更要密切看护,防控其出现坠床与跌倒,做好床栏或者有关护栏、约束带等处理[4]。尤其是患者因为乙醇影响,情绪会躁动不安,甚至有精神失常行为,需要做好冲突防控管理,对于不良事件做好预防管控,减少患者情绪波动带来的他人损伤与医疗秩序破坏。要做好对应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安抚,平稳患者情绪,树立患者正确的治疗护理态度,纠正其不良行为与认知。后期要做好有关指导工作,防控有关问题的再次出现。要充分的建立护患信任关系,如果患者不信任护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要及时更换对应护理人员,避免患者情绪波动。要做好家属亲友的教育指导,让其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做好期间的陪伴,减少护理工作压力与风险。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护理处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为很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的总和。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误吸、坠床、跌倒等问题。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整理护理数据,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情况
见表1,在护理总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78%,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情况[n(%)]
分组 |
很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总满意率 |
观察组(n=50) |
32(64.00) |
16(32.00) |
2(4.00) |
96% |
对照组(n=50) |
21(42.00) |
18(36.00) |
11(22.00) |
78% |
注:两组对比,P<0.05
2.2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见表2,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显著少于对照组24%,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n(%)]
分组 |
误吸 |
跌倒 |
坠床 |
不良事件发生率 |
观察组(n=50) |
1(2.00) |
1(2.00) |
1(2.00) |
6% |
对照组(n=50) |
4(8.00) |
6(12.00) |
2(4.00) |
24% |
注:两组对比,P<0.05
3 结论
急诊科乙醇中毒情况较为常见,要做好细节管理,尤其是患者因为乙醇作用而导致神志精神状态不受控,要尽可能的保障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要依据患者综合情况做好情绪平复工作,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要做好患者约束管理,避免其构成其他不良伤害事件。
综上所述,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运用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整体治疗恢复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李意良.急诊护理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5):85-87.
[2] 白晶.急性乙醇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9):140-141.
[3] 张敏丽.急诊护理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107.
[4] 李淑平.急性乙醇中毒的急诊护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72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