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展知多少
段晓蓉
苍溪县中医医院手术室 四川 苍溪 628400
护理人员的工作繁忙,在对患者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护理人员在进行忙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职业危害,这也是近年来护理人员越来越重视的问题[1]。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要面临多种职业危害,如生物学危害,物理性危害,社会和心理状态的危险,化学性危害等。在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频繁的接触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材,容易被手术室中的器材所割伤,从而有造成护理人员出现血源感染的可能。医院有责任对护理人员的健康进行保护,应当对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那么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医院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保障,目前的护理措施进展如何。本篇文章将对此话题展开讨论。
1 手术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威胁
护理人员在手术室中会面临紫外线、易燃易爆物质、电离辐射、噪音等多种物理性威胁[2]。其中,当护理人员接触到200-230μm的紫外线之间照射皮肤后,会导致皮肤出现红斑。长期和高频率紫外线进行接触,甚至可以导致人的皮肤发生癌变,对人造成严重的危害。在采取高频电刀和激光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都会出现电离辐射。接受到电离辐射会使人出现造血功能的下降,如果孕妇接触这种辐射则可能会引起胎儿的畸形。在手术室中,酒精、乙醚、碘酒等多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一定的物理威胁。手术室中使用的动吸引器、电钻、心电监测系等都会出现噪音。噪音会对护理人员的听觉造成影响,同时噪声会对人的心情,血压,情绪状态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2 化学威胁
甲醛、戊二醛等物质被应用于手术器材的消毒[3],对标本的浸泡等,但这些物质均易挥发,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影响着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黏膜的健康。氨氟 醚、异氟醚、笑气等在手术室中被应用于患者的麻醉,但这些物质进行挥发时,会导致人肝脏的功能障碍,对怀孕的女性造成流产的不良影响,会对人的骨髓造血功能造成威胁。
1.3 心理和社会威胁
由于护理人员大多数为女性,她们的工作压力较大,在家庭中还要承担儿女,妻子或母亲的重要家庭角色。生活、工作、经济等多方面会对护理人员造成巨大的压力。在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相对于其他岗位的护理人员要求比较高,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保持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精神通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紧张、失眠等多种症状。
2 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的预防
2.1 在对护理人员的保护中,首先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保护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在相关的研究和统计中,只有一半左右的护理人员对自身的职业危害有着一定的了解,其余的一半护理人员对自己面临的职业危害没有了解,更没有自我防护的意识。医院应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职业危害的科普,让护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工作时的危害,根据危害的种类普及对每一项威胁的有效避免措施。利用图片,文章,公众号的阅读,讲座等多种形式对职业危害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和宣传。
2.2 在接触患者的前后都要进行洗手,洗手时要采取标准的洗手流程。在手术室中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源感染的措施为及时佩戴手套和洗手[4]。通过洗手和手套的佩戴可以有效的减少微生物的解除数量,能够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多护理人员会在手术中出现手套穿孔的现象,因此在手术中要和患者血液进行直接接触的或者手上有伤口的护理人员应当佩戴双层手套,佩戴双层手套可以有效的减少对病原体的接触,减少手套穿孔的可能性。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应再次进行细致的洗手,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
2.3 在对患者进行高频电刀和激光等方式进行治疗时,要在手术室外标注好辐射的提示。避免在隔壁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出现辐射影响的现象。在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必须穿好铅衣,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避免对护理人员造成的电离辐射。
2.4 在医院中应当对护理人员采取一定的关怀措施。采取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的措施减轻护理人员压力的有效缓解。避免护理人员出现一人值班时间过长的现象。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可以允许护理人员进行两腿交替进行支撑的站立方式,可以允许护理人员选择更加舒适的裤子。在护理人员结束手术之后,给予护理人员一定的时间进行休息,让护理人员抬高双腿,防止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状况。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和有生活压力的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缓解护理人员内心的紧张。
3 目前的进展和发展前景展望
在目前,大多数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的意识还比较欠缺,没有充足的对护理人员的保护和预防意识。应当在医院中进行全面的推广,让更多医院意识到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预防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目前还缺乏全面、完整、系统的护理人员保护措施,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高对护理人员保护措施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期待在日后护理人员能得到更加周到和全面的保护措施,更加健康愉快的进行工作。
参考文献:
[1] 罗敬梅.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2):330-331.
[2] 邹丽娟,张俊娥,赖琼等.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进展[J].护理学 报,2007,14(8):17-19.
[3] 程宗燕.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82-183.
[4] 董薇.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8, 46(25):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