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糖尿病?
丁红英
彭州市升平镇卫生院 主管护师 四川 彭州 611930
糖尿病像魔鬼一样盘踞在人的身体,由点及面,一点点侵蚀、腐锈着患者的健康,被称为世界上并发症最多的疾病,致死率极高且终身不能治愈。很多患者不能正确的认识糖尿病,一经诊断,便丧失了与之抗衡的勇气。殊不知,你坚定的信心才是治疗所有疾病的良药。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和治疗糖尿病,下边我们将详细介绍什么是糖尿病?一旦患病我们又将如何积极地应对?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特征是血糖高。患者常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的胰岛素没能起到相对的生理效应引发高血糖,长此以往,身体的各项组织、器官均会受到波及,直至丧失基本功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临床经验表明,糖尿病患者后期非常容易患上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肾脏容易发生病变,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眼睛失明、手足等部位发生溃烂等等。目前,糖尿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的病情极难得到控制,大家要加强糖尿病的预防意识,及时做相对应的身体检查,避免病情耽误。
如何正确对待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极大,虽然目前仍没有根治的医疗手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运动、药物等来缓解病情,达到控制病情,延缓恶化的目的。下面我们仔细讲讲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1、自我控制。要想治愈疾病,首要责任在于患者自身。患者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只有坚定治愈疾病的信念,利用自身身体机能的调整,其他的药物和辅助治疗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患者要多了解糖尿病的常识,平时注意糖分的摄入量,自觉进行血糖测定,及时根据自身的身体变化来调整治疗的方法。只有自己真正的了解、重视糖尿病,而不是盲目的恐惧甚至自暴自弃,糖尿病才会离我们远去[1]。
2、饮食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血糖高,如果我们控制了“糖”的摄入量,糖尿病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控制。作为治疗的基本项,患病初期或者病情较为轻的患者不需要其他的辅助治疗,仅靠控制饮食就可以起到很好地效果。而很多患者都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惹火烧身,辛辛苦苦经营的身体就因为一顿大餐而分崩离析,呈大厦将倒之势。具体患者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是要控制好身体每天吸收的总热量,既要能够保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也要严格把控“糖”的摄入。一般来讲,总热量的日消耗量在1500千卡左右,较为消瘦或者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提高,提倡食用低热量的食物,严把入“口”关。下面我们利用表格来了解一下常见食物的热量值:
热量来源 |
热量值 |
建议每天摄入量 |
摄入比例 |
碳水化合物 |
4千卡/克 |
200克-400克 |
55%~65% |
蛋白质 |
4千卡/克 |
0.6克-0.8克(标准体重) |
12%~15% |
脂肪 |
9千卡/克 |
0.8克-1克(标准体重) |
25%~30% |
注解: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还有脂肪都是人体的必需品,合理搭配食用对患者的身体帮助很大。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我们的主食米和面,产热量较低,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能消耗来控制摄入量,一般来讲200克就能保证最低的生理需求,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尽量不要超过400克。豆类、核桃、猪皮猪血、龙虾、瘦牛肉、鸡蛋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尿病患者建议少食用相关物品,有选择地为身体摄入必要的蛋白质,但尽量不要超过标准体重的0.8g/Kg。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保护、保温的作用,并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其本身含热量太高,并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食用,建议患者适当食用植物油来补充体内脂肪,不能超过每天热量摄入总量的30%。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谨记,所有食物的摄入总量必须严加控制,坚持定时利用血糖测定仪测量、记录血糖水平的变化,发生异常立即调整,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3、加强锻炼。糖尿病患者虽不能进行过重的体力活动,但是需要进行适量的体能锻炼。根据自身的喜好,不管是散步、跑步、跳绳、跳舞,还是打拳、游泳等等都可以起到增强体
力的作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运动强度,一方面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减少体重,控制体内的脂肪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活性和身体免疫机能,进一步缓解糖尿病并抵制其并发症。
4、药物治疗。如果经过日常的保养、锻炼,糖尿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就需要借助于药物治疗。在不放弃食疗和锻炼的基础上,一般的医疗手段为服用降血糖药物,必要时选择配合注射胰岛素。口服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磺脲类药物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而双胍类降糖药可以提高人体对“糖分”的吸收和利用,适用于身体较为肥胖且各内脏器官无重大疾病的患者[2]。其他的药物还包括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其原理多与上述药物相似,患者在服用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注意各项禁忌,不可擅自增加剂量。另外一定要记着,食物治疗是糖尿病根基!患者切不可因为药物的介入就放开了口,让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 范聪聪. 自我管理能力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状况与心理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27(04):36-40.
[2] 李慧, 刘欢. 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 中医药信息, 2019, 36(01):84-87.
作者简介:丁红英,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临床护理21年,擅长全科护理,长期致力于糖尿病、高血压、COPD、冠心病等疾病的科普。